[实用新型]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7270.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伟;刘志鹏;方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久星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口 电炉 捣制炉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
背景技术
敞口电炉冶炼钛渣,需蓬料冶炼;为了达到蓬料的目的,需在钛精矿中配粘结剂——焦化沥青,焦化沥青会在高温下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工人的操作环境变为极其恶劣,使工人吸入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影响到了工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是蓬料冶炼,散料入炉后透气性差,料面烧结不理想,经常产生塌料现象,塌料后造成敞口冶炼热损失大,冶炼时间长,电单耗高;再有就是每冶炼一炉再捣炉一次,即将炉口上面蓬着的料捣下去,为下一炉再加料做准备,但在捣炉过程也会有大量的黑色烟尘产生,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使用现有的水冷炉盖加盖在敞口电炉上,水冷炉盖距离敞口电炉的高温区比较近,这样会带走大量热能,造成单耗过高;同时水冷炉盖寿命也很短,并且经常烧漏,维修量过大。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敞口电炉冶炼高钛渣专用的设备,此种设备既能够取缔可造成环境污染的蓬料冶炼、又能够避开采用水冷炉盖带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敞口电炉冶炼高钛渣的弊端,提供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取缔可造成环境污染的蓬料冶炼、又能够避开采用水冷炉盖带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包括炉盖本体,所述炉盖本体为一个整体式圆形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本体包括底托钢板、外围钢板与钛碳基捣固料,所述炉盖本体通过底托钢板与外围钢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圆形槽,在所述炉盖本体内填充钛碳基捣固料,所填充的钛碳基捣固料的厚度与外围钢板高度一平;透过所述炉盖本体分别开设有电极孔、观察与排气孔,透过所述炉盖本体安装有下料管,所述电极孔内插有电极,所述电极孔的直径大于电极直径,所述电极孔上端、电极外围套设有电极孔挡圈,所述电极孔挡圈与电极之间设有电极孔挡圈止口,所述电极孔挡圈上端、电极外围砌筑有绝缘耐火砖,围绕所述电极周围设有第一水冷筋管,所述下料管处设有第二水冷筋管,在炉盖本体内所述第一水冷筋管设在第二水冷筋管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托钢板厚度为6~12mm,所述的外围钢板厚度为2mm,所填充的钛碳基捣固料的厚度为400~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钛碳基捣固料为钛碳基热捣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耐火砖采用侧厚楔高铝砖;主要起到绝缘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透过所述炉盖本体分别开设有三个电极孔、六个观察与排气孔,透过所述炉盖本体安装有六个下料管;所述三个电极孔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六个观察与排气孔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六个下料管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水冷筋管与第二水冷筋管表面上都涂刷有绝缘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水冷筋管呈蛇形盘绕在电极周围,所述的第二水冷筋管呈V型设在下料管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料管与电极形成10度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绝缘耐火砖上部与电极之间卡设有云母板、石棉布,所述的云母板、石棉布通过密封法兰卡设固定在炉盖本体上。
通过所述的电极口挡圈止口来保证电极与底托钢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将本实用型的炉盖加盖在敞口电炉上,达到了封闭电炉的效果;同时取缔了粘结剂——焦化沥青,减少了烟尘排放量,改变原有蓬料冶炼,没有塌料现象产生,不需要捣炉;同时也降低了单耗,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冶炼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的整体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敞口钛渣电炉捣制炉盖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方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B方向视图。
图5是图4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的C方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久星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久星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7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