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6225.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南菲;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孚(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4 | 分类号: | F24J2/54;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塔。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通常叫做聚光式太阳能发电,与传统发电站不一样的是,它们是通过聚集太阳辐射获得热能,将热能转化成高温蒸汽驱动蒸汽轮机来发电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一种,主要依靠跟踪驱动系统来驱动槽式集热器跟踪太阳的运行轨迹来尽可能多的收集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由聚光镜、集热器和跟踪驱动装置构成。其中跟踪驱动装置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驱动塔1通常采用矩形框架式结构,驱动臂、油缸13、液压泵站14和控制器15等结构安装在框架内,由于这个结构采用钢板型材(方管、角钢等)焊接而成。焊组件数量比较多,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这种方式的驱动塔,由于液压泵站14和油缸13都安装在驱动塔的内部,因空间狭小,安装时操作很不方便。
现有驱动塔的制作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热镀锌型材焊接,另一种为碳素结构钢焊接后整体表面热镀锌处理。采用热镀锌型材焊接,在焊接后再在型材上打孔,孔径的表面未经过表面处理,很容易腐蚀,从而降低驱动塔的防腐防锈性能,影响驱动塔的寿命。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并打孔后整体进行热镀锌表面处理,因为驱动塔通常高2-3米,要求镀槽的容积要足够大,并且焊接件热镀锌后整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形,影响安装在驱动塔上的集热器的聚光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塔,整体为立柱式,辅以加强筋,具有结构简单、牢固耐用、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大大节省了驱动塔的制作时间等优点。且该驱动塔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后整体热镀锌,变形量小,有效保证了安装在驱动塔上的集热器的聚光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驱动塔,包括驱动塔本体、顶板、底板、油缸支撑座、液压泵站安装平台和控制器安装支架;
所述驱动塔本体呈立柱状,顶板位于驱动塔本体的顶端,底板位于驱动塔本体的底端;
控制器安装支架、液压泵站安装平台、油缸支撑座分别位于驱动塔本体外并设置在驱动塔本体的侧壁上,并沿着驱动塔本体的侧壁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设置;
所述驱动塔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塔,整体为立柱式,辅以加强筋,具有结构简单、牢固耐用、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大大节省了驱动塔的制作时间等优点。
控制器安装支架、液压泵站安装平台、油缸支撑座均设置在驱动塔本体的侧壁上,空间较大,便于安装拆卸,可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
控制器安装支架、液压泵站安装平台和油缸支撑座等结构的安排合理,一方面可以保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液压泵站进而驱动油缸、驱动臂运动的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具有便于安装拆卸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筋板和至少一条第二筋板,所述第一筋板沿驱动塔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筋板沿驱动塔本体的周向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个驱动塔的强度。
进一步,驱动塔本体的顶端在顶板的投影位于顶板的区域内,顶板与驱动塔本体的轴线垂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塔本体的顶端在顶板的投影位于顶板的区域内,顶板有足够的面积可以设置轴承座的等部件用于保证油缸驱动驱动臂功能的实现。
进一步,顶板的底部和驱动塔本体侧壁之间设有多块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呈直角三角形,第一支撑板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外一条直角边与驱动塔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顶板与驱动塔本体的稳固程度。
进一步,驱动塔本体的底端在底板的投影位于底板的区域内,底板与驱动塔本体的轴线垂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塔本体的底端在底板的投影位于底板的区域内,可以保证底板牢固的支撑驱动塔本体,避免发生倾斜。
进一步,底板的底部和驱动塔本体侧壁之间设有多块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呈直角三角形,第二支撑板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外一条直角边与驱动塔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底板与驱动塔本体的稳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孚(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旭孚(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6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式太阳能光热支架
- 下一篇:槽式太阳能反射镜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