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5668.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刚;钱健;冯庆安;张勇;徐尔东;陈巧燕;吴靖;李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联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4 | 分类号: | E03B7/04;E03B11/16;E03B11/06;E03B7/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苏通科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供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越来越多,二次供水也日益普遍,现有的二次供水一般是管网叠压供水的方式,这种供水方式方便节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高峰供水的抢水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在高峰供水时,装有二次供水装置的用户常导致附近没有使用二次供水的用户水压严重不达标,影响供水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供水装置,能够实现高峰供水时缓解总供水管路的供水压力,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增压供水装置,该装置包括:供水管路、储水系统、稳流系统和供水系统。
其中,供水管路包括:总进水管、第一供水支管、第二供水支管、第三供水支管、以及总出水管;储水系统通过第一供水支管与总进水管连通进水,并与供水系统连通出水;稳流系统通过第二供水支管与总进水管连通进水,并与供水系统连通出水;供水系统通过第三供水支管与第一供水支管和/或第二供水支管连通进水,并与总出水管连通出水,总出水管与用水管路连通完成供水。其中,储水系统至少在高峰供水时间之外进行储水,且至少在高峰供水时间优先启用,将储存的水输入供水系统。
其中,储水系统包括水箱、第一进水阀门和第一水泵,其中,水箱的进水口与第一供水支管连通进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供水支管与供水系统连通出水;第一进水阀门安装在第一供水支管上靠近水箱的进水口处;第一水泵安装在第一供水支管上靠近水箱的出水口处,用于至少在高峰供水时间优先于第二供水支管将水箱中的水输入供水系统,并在低于储水阈值时停止将水箱中的水输入供水系统。
其中,稳流系统包括稳流补偿罐和第二进水阀门;其中,稳流补偿罐的进水口与第二供水支管连通进水,稳流补偿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供水支管与供水系统连通出水;第二进水阀门安装在第二供水支管上靠近稳流补偿罐的进水口处。
其中,供水系统包括供水泵组,供水泵组包括依次顺序安装的阀门、第二水泵、伸缩头和第一逆止阀;供水泵组安装在第三供水支管上。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总进水管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和安装在总出水管上的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总进水管的进水压力,根据进水压力判断是否启用储水系统为供水系统供水;第二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总出水管的出水压力,根据出水压力判断是否启用供水泵组完成供水。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气压罐,气压罐安装在总出水管上,并与总出水管相连通,用于维持供水系统的出水压力稳定。
其中,气压罐的内部为气囊结构设计或隔膜气压罐。
其中,第二进水阀门为电动阀门。
其中,供水泵组至少有两组,每组供水泵组之间并联设置。
其中,供水系统还包括第四供水支管,第四供水支管与第一供水支管和/或第二供水支管连通进水,与总出水管连通出水,总出水管与用水管路连通完成供水;第四供水支管上安装有第二逆止阀;第四供水支管上设有旁通管,旁通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水是否需要通过旁通管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水系统,该储水系统在高峰供水时间之外进行储水,且在高峰供水时间优先启用,将储存的水输入供水系统,能够实现在高峰供水时缓解总供水管路的供水压力,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一实施例包括:供水管路10、储水系统11、稳流系统12和供水系统13。
本实施例中,供水管路10包括总进水管100、第一供水支管101、第二供水支管102、第三供水支管103以及总出水管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联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联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