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榨油机的螺杆及压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75424.4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西屋厨房小家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榨油机 螺杆 压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尤其是一种家用榨油机的螺杆及压榨装置。
背景技术
压榨螺杆中最为重要的参数是螺杆压缩比,即进料端第一个螺距的容积与出料端最后一个螺距的容积之比,而影响压缩比的螺纹参数包括螺距、螺纹深度、锥度以及行程等等。
而家用榨油机压榨加工的对象为富含油脂的物料如花生、粟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以及芝麻油等,而上述几种食用油,其压榨原料的颗粒有大有小。如榨油机的压榨螺杆的螺距过小或螺槽深度过小,相对较大的物料无法完全进入输送段进行输送挤压,导致进料效率低下,并最终影响榨油效率,甚至容易卡阻在进料段处,造成螺杆卡死,电机负荷频繁骤增而容易损坏;此外,为了保证螺杆的强度,一般螺槽深度控制在螺杆直径的0.18至0.25倍,因此过大的螺槽深度其螺杆的直径同样需要增大,无形中增加了重量以及制造成本,不符合家用榨油机对轻巧便利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榨油机的螺杆及压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螺杆,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驱动部以及带有螺牙的压榨部,所述压榨部的螺槽容积自所述驱动部往所述压榨部方向逐渐变小;其中容积最大的初始螺槽,其螺距为8至13毫米,螺槽深度为2至12毫米。
所述压榨部为等距螺纹;所述压榨部的螺纹底径自所述驱动部往压榨部方向逐渐增大,其锥度为0.5°至5°。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压榨装置,包括所述的家用榨油机的螺杆以及与之配合的压榨筒,所述压榨部伸入所述压榨筒内;所述压榨筒分为前段的输送腔及后段的压榨腔;其中,所述输送腔侧壁设有直通至所述初始螺槽的进料口。
所述压榨筒前端开口设有限位部;所述驱动部及压榨部之间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螺杆定位部。
所述压榨部与所述输送腔对应的部分形成输送段,其上的螺牙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家用榨油机中压榨螺杆的螺距及螺槽深度进行限制,使初始螺槽的尺寸能够容纳常见的榨油原料如花生等,并通过与压榨筒配合构成压榨装置,可避免卡阻现象的发生,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榨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杆及压榨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家用榨油机的螺杆,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驱动部1以及带有螺牙的压榨部2,压榨部2的螺槽容积S自驱动部1往压榨部2方向逐渐变小;其中容积最大的初始螺槽3,其螺距L为8至13毫米,螺槽深度H为2至12毫米。
例如家用榨油机最为常用且相对体积较大的榨油原料是花生,而花生籽的长宽尺寸普遍在12*10毫米范围内,因此可将家用榨油机压榨螺杆的初始螺槽的螺距L设计为13毫米、螺槽深度H为12毫米,那么投入花生籽或小于花生籽的榨油原料时,无论原料为横向或竖向均能恰巧地完全落入螺槽内并经螺杆旋转推动实现压榨出油。
而对于专门用于压榨芝麻的家用榨油机,由于芝麻颗粒较小,其螺槽深度H及螺距L可做到较小也不影响物料的落入,如将螺杆的初始螺槽的螺距L设计为8毫米、螺槽深度H为4毫米,螺杆直径能做到较小,同时降低对电机的功率要求,榨油机更为轻巧、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螺槽容积S的渐变,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螺距L变化,螺槽深度H不变;二是螺槽深度H变化,螺距L不变;三是螺距L和螺槽深度H都变化。但实现螺距L渐变的制作工艺较为困难。故使压榨部2为等距螺纹,压榨部2的螺纹底径自驱动部1往压榨部2方向逐渐增大,同时,为了保证良好的压榨效率和螺杆压缩比,避免螺槽容积S量变过大而导致电动机负载过大,因此优选螺纹底径的锥度为0.5°至5°。
参照图2、图3,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压榨装置,包括上述的家用榨油机的螺杆以及与之配合的压榨筒4,压榨部2伸入压榨筒4内;压榨筒4分为前段的输送腔5及后段的压榨腔6;其中,输送腔5侧壁设有直通至初始螺槽3的进料口41。
所述压榨筒4前端开口设有限位部42;所述驱动部1及压榨部2之间设有与限位部42对应的螺杆定位部7,避免螺杆翻转工作时,螺杆受到反向作用力而朝外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西屋厨房小家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西屋厨房小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