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5243.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方俸君;张增强;向付;龚晓丽;钟新群;张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1/14;B26D1/25;B26D7/00;B26D7/26;B26D7/32;B65H2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张婵婵 |
地址: | 3220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分切机。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各种行业,是一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产品。在薄膜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将大卷筒的母卷分切为不同宽度或不同长度的小卷或者宽幅更窄的小卷,因此需要用到分切机。传统分切机功能比较单一,结构复杂,薄膜在转棍之间传输时可能会因弯曲、受热、变形或对边不良等各种原因产品跑偏,产生分切加工误差,降低产品的加工质量,造成薄膜产品的浪费。另外,传统分切机薄膜分切后的宽幅大都固定设置,无法调整,而生产过程中需要制造不同宽幅的薄膜,因此切割过程存在不便性。
因此,需要一种功能齐全,分切效果更佳良好的分切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分切机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切机。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分切机,包括机架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架一侧,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放卷轴、纠偏机构、第一张力调整机构、分切机构、收卷轴,所述放卷轴、纠偏机构、第一张力调整机构、分切机构、收卷轴依次连接,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纠偏转辊、滚珠丝杆与电机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电机分别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纠偏转辊、滚珠丝杆与电机依次连接;所述放卷轴与纠偏转辊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送料转辊、第二送料转辊与第三送料转辊,第二送料转辊与第三送料转辊接触且两者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且第二送料转辊与第三送料转辊两者转动的方向相反。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薄膜横向跑偏(拾取到位置偏差信号),控制面板控制纠偏机构的纠偏转辊进行角度修整,使得薄膜传送角度与纠偏转辊的轴心线也保持垂直。
进一步,所述分切机构包括切刀转轴与凹槽转轴且两者相切设置,切刀转轴外周上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切刀,凹槽转轴上设有与切刀对应的若干凹槽。
更进一步,所述切刀转轴上设有滑槽,切刀转轴位于滑槽上方设有刻度尺,所述切刀为若干个,若干切刀固设在对应的若干滑块上,滑块能在滑槽中移动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滑槽中,所述收卷轴个数对应为切刀将一卷宽幅薄膜切成的窄幅薄膜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第一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转棍、第二转棍、第三转棍、第四转棍,第一转棍的高度低于第二转棍的高度,第三转棍的高度、第四转棍的高度低于第一转棍的高度,第四转棍、第三转辊的轴心线与第四转辊的轴心线平行,第三转转辊与第四转辊两者转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第一张力调整机构、分切机构之间设有压印机构,所述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与支撑辊,压印辊设于支撑辊上部且两者相互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压印机构、分切机构之间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粘尘辊、第二粘尘辊和除静电辊,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接触,所述第二粘尘辊与静电辊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降温辊,所述降温辊设于压印机构与第一粘尘辊之间,所述降温辊内部中空,降温辊的一侧面开有小孔,另一侧设有一伸入降温辊内部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电动气泵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降温辊、第一粘尘辊、第二粘尘辊和除静电辊依次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降温辊与第一尘辊之间还设有第二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第二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五转棍、第六转棍和第七转棍,所述第六转棍和第七转棍接触且两者的轴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分切机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而且切割效果良好;当薄膜送卷过程中跑偏时,只需要通过纠偏机构就能实现;整个分切机在传送过程中还具有降温、除尘、除静电功能,提高了分切后的薄膜质量,保证了薄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纠偏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的切刀转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的降温辊的示意图;
图5是的切刀转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的焊装线柔性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铁冶金用电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