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V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3880.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荣;卞桂荣;李科;刘俊驰;彭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V撑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出现了各种V撑支架体系的施工工艺,V撑的出现,不仅为桥梁的外形增添了美感,而且使桥梁的受力更加合理,增加了桥梁的跨度,缩短主梁的跨径,增加了承重,增加了桥梁的可观赏性和实用性,V撑桥墩由于采用了V 型斜撑可以减少桥梁间的跨度、增加桥梁的承重、分散力矩、延长桥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V撑支架采用各种高强度型钢、槽钢和高强度螺纹钢的组合,采取刚性支撑代替沙箱,换取了传统沙箱需要等待沙箱漏沙,进行拆除,浪费了时间且增加了工作力度,利用刚性支撑和手拉葫芦更便于拆除,支撑利用增加三排直连工字钢增加了稳定性,防止水平受力导致支架的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V撑支架,外侧模板支架提高了水平方向的支撑力,增加了稳定性,提升了施工时的人身安全,无需预埋件减少了工作时间,提升了效率,刚性支撑效果更好且废除传统沙箱拆除方式,采用手拉葫芦和钢丝绳悬挂系统相结合便于拆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V撑支架,包括V撑的模板支架,所述的V撑模板支架包括:支撑柱、底模板、端模、外侧模板支架和内侧模板支架,所述V撑的两侧下方设置外侧模板支架,所述V撑的上部和中间的两侧设置内模支架,所述V撑的端面设置有底模板和端模,所述外侧模板支架中的外模支架直连水平撑,所述外侧模板支架中的外模支架采用刚性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V撑预埋4根底板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V撑的模板支架的水平撑为3排直连36a工字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3排直连36a工字钢呈V字形直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刚性支撑采用16根14号槽钢或精轧螺纹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外侧横向主肋采用25a工字钢、纵向次肋为20a槽钢、支撑柱为56a工字钢、其余构建为36a工字钢和φ630*10mm钢管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模纵向主肋纬25a工字钢、横向次肋为14号槽钢、两侧端模设有76根φ32精轧螺纹钢拉杆,底模采用6mm厚钢模板、10×150mm主筋板,10×100mm次筋板,任意之间的间距为6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刚性支撑两侧设有梯形节点加强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刚性支撑采用少支点支架搭设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V撑中部设置上中下三道水平的φ32精轧螺纹钢对拉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外模立柱水平撑和刚性支撑外侧模板支架提高了水平方向的支撑力,增加了稳定性,提升了施工时的人身安全,提升了效率提升了美感,V撑中部设置3道φ32经轧螺纹钢对拉筋进一步消除了水平力,刚性支撑的支撑牢固且便于拆卸,拆除时采用悬挂系统承担吊重,利用两套φ28钢丝绳和10吨手拉葫芦拆除突破了传统沙箱拆除的弊端,不可以同时拆除,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采用合理的槽钢和型钢搭配提升整体的抗压能力,本实用V撑无需预埋件,增加了该V撑美观性,同时采用少支点支架搭设方式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安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系左视图;
图3为V撑浇筑示意图;
图4为节点加强筋板示意图;
图5为节点加强筋板左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图中: 1、0号块,2、螺纹钢对拉筋,3、工字钢一,4、槽钢一,5、工字钢二,6、剪刀撑,7、工字钢三,8、槽钢二,9、十吨手拉葫芦,10、φ28钢丝绳,11、工字钢四,12、沙箱,13、工字钢五,14、槽钢三,15、V撑底板,16、0号块底板,17、底板束,18、梯形节点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3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风扇组件及交流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机电机辅助风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