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3814.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钟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惠风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智能 感应 照明 装置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配电箱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更加方便,新的更多功能的配电箱逐渐取代传统的配电箱,传统的配电箱在照明方向的规划上不合理,导致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深受工厂以及公司的喜爱,现有农网改造的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在室外运行时,它不但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产生高温,同时运行中自身也会产生热量,所以在盛夏高温季节,箱体内的温度将会达到60℃以上,这时的温度大大超过了这些电器规定的环境温度,因而会发生因配电箱内电器元件过热引起的故障,传统的降温方式不管是从资源的利用率上还是降温效果来看都是有很大的缺陷,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挡水盖,所述箱体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设有矩形风窗壳,所述矩形风窗壳内设有风窗机构,所述风窗机构通过转轴与矩形风窗壳转动连接,所述矩形风窗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内设有皮带盘,两个所述皮带盘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盘内贯穿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依次贯穿风窗机构、转轴、矩形风窗壳与第一开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把手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矩形风窗壳、第一开孔、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风窗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风窗组,每个所述风窗组均由第一风窗和第二风窗组成,所述第一风窗和第二风窗分别与套筒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风窗、第二风窗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卡块,所述第一风窗、第二风窗相对的侧壁上还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分别位于卡槽与套筒之间、卡块与套筒之间,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之间设有弧形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风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风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内插设有弧形插杆,所述弧形插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弧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弧形插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弧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套筒内贯穿有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窗、第二风窗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远离第一风窗、第二风窗的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弧形滑槽、第二弧形滑槽。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为空调机,所述空调机远离矩形凹槽内壁的一侧设有挡尘网。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皮带、皮带盘、矩形风窗壳和转动把手的配合可以使得同时将两个矩形风窗壳进行转动;通过风窗机构可以随时切换风窗机构的两种形态,使得在不同的环境下仍然可以对箱体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解决了目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在使用时耗费能量大且散热效果差的弊端,又解决了传统的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散热时操作复杂的不利之处,使得在操作简单的同时,又能很好的节能,降低了资源的浪费,且散热效果极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的侧面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的风窗机构的分开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智能感应照明装置的配电箱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挡水盖、3第一开孔、4风窗机构、41第一风窗、42第二风窗、43卡块、44第一弧形凹槽、45弹簧、46弧形插杆、5皮带盘、6皮带、7转动把手、8套筒、9转轴、10矩形风窗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惠风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惠风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3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