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挺柱真空镀膜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2760.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梯爱司表面处理技术(绵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镀膜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专用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挺柱真空镀膜夹具。
背景技术
挺柱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用于将凸轮的推力传递给推杆或气门。挺柱在工作时,其外表面与气缸体/气缸盖的导向孔壁间,及其底部与凸轮间摩擦剧烈。为延长挺柱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故障率,目前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对挺柱外表面及底面进行处理,达到增强润滑、降低磨损的效果。
真空镀膜过程中,须对挺柱进行稳定夹持,以保证镀膜完整性。但由于发动机结构多样,导致挺柱结构差异较大,同时为保证表面镀膜完整性,导致挺柱真空镀膜夹具设计及制作难度较大,夹装生产人员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挺柱真空镀膜夹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利用伞状夹装头中弹性钢丝的弹性和硬度,根据挺柱内腔结构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变形,从而达到卡装固定不同类型挺柱的技术效果,有利于简化挺柱真空镀膜夹装操作,降低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挺柱真空镀膜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夹装头,所述夹装头包括固定环、若干弹性钢丝和担片,所述弹性钢丝一端焊接于所述固定环外周,另一端焊接于所述担片外周,所述固定环套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选用电磁不锈钢棒。
进一步,所述夹装头呈伞状。
进一步,所述弹性钢丝至少为3根。
进一步,所述弹性钢丝选用中等硬度不锈钢材质,线径0.5-1mm。
进一步,所述担片选用圆盘状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夹装头中弹性钢丝能够根据挺柱内腔结构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变形,从而卡设在挺柱内腔中,再通过夹装头与支撑杆的连接,确定挺柱的夹装固定位点。
2、本实用新型对挺柱的夹装操作方便,有利于降低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普通挺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液压挺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小口径挺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挺柱真空镀膜夹具,包括支撑杆1和夹装头2。所述支撑杆1用于调整固定后的挺柱的高度和间距,以保证挺柱镀膜匀度和完整度。所述夹装头2在挺杆内腔内进行夹持固定。
所述夹装头2包括固定环21、若干弹性钢丝22和担片23。所述弹性钢丝22一端焊接于所述固定环21外周,另一端焊接于所述担片23外周,使所述夹装头2呈伞状。通过改变所述固定环21和所述担片23的位置关系,使所述弹性钢丝22发生变形,以便卡设固定于挺杆内腔中。
所述支撑杆1选用电磁不锈钢棒。当通入电流后,所述支撑杆1顶部具有磁性吸附能力。
所述担片23选用圆盘状铁片。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挺杆内腔自上而下套设于所述夹装头2外,使所述担片23与一般挺杆内腔底部或液压挺柱柱塞底部相贴合,并与所述支撑杆1相匹配。当所述支撑杆1通入电流后,所述担片23能够在所述支撑杆1的磁性吸附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弹性钢丝22发生变形,使所述弹性钢丝22抵压贴合于内腔内壁,实现对挺柱的卡装固定。
所述弹性钢丝22至少为3根。有利于保证挺柱固定后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所述弹性钢丝22选用中等硬度不锈钢材质,线径0.5-1mm。具有一定硬度的所述弹性钢丝22有利于保证卡装稳定性。根据挺柱内腔直径调节线径,以保证所述弹性钢丝22的变形能力与挺柱内腔相适应,从而达到卡装固定要求。
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分别对普通挺柱、液压挺柱和小口径挺柱进行固定。
如图2a所示,将普通挺柱9a倒置于所述夹装头2上,使所述担片23贴设于所述普通挺柱9a内腔底部。接通连接所述支撑杆1的电源,利用所述支撑杆1产生的磁性吸附所述担片23下行,使所述弹性钢丝22向外弯曲,使所述夹装头2的伞状直径扩大,直至所述弹性钢丝22紧贴于所述普通挺柱9a内腔壁上,从而实现对所述普通挺柱9a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梯爱司表面处理技术(绵阳)有限公司,未经梯爱司表面处理技术(绵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2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