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1314.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刚;孙志涛;党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潜水 二氧化碳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在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空气净化使用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属于氧舱及饱和潜水舱配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均属于密闭式载人压力容器,使用时将患者置身于密闭且有一定压力的舱室内,其中医用氧舱的使用状态为常规情况下,一次治疗过程需要约110分钟,患者通过在此环境内吸入一段时间的纯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饱和潜水舱在常规情况下,一次治疗过程大约需要十几个小时,在此治疗过程中,因长时间处于密闭的舱室内,患者呼出的大量CO2气体集聚在舱室内,造成舱内空气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很差,严重时会对舱内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对舱内集聚的CO2要进行回收处理以保证舱内的空气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因饱和潜水舱需要长时间保持舱室内压力稳定,通常不能采取通风换气的方式,所以采用舱室内CO2回收处理的方式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舱内长时间封闭,空气质量较差的不足,通过在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加装CO2吸收装置实现方便快捷地对舱室内CO2进行回收处理,确保舱内空气清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内部填充钠石灰吸收剂的外壳1和支撑体4,外壳1和支撑体4为直径相同的圆筒状结构,外壳1固定于支撑体4上方;所述外壳1的侧面及底面上均设有呈蜂窝状的通风孔2,外壳1顶部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支撑体4的侧面设有出风口5,支撑体4底部固定有底座6,循环风机7安装于支撑体4内。
优选地,所述循环风机7焊接于支撑体4上方的内壁上,循环风机7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舱室内壁的控制开关8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4通过底座6连接或焊接于舱室9内壁。
更好地,所述密封盖3上设有提手10,便于定期更换吸收剂时,拿取密封盖更为便利。
该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通过在舱内加装CO2吸收装置,对舱室内CO2废气有效回收处理,保持舱内空气清新,方便快捷,使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通风孔;3:密封盖;4:支撑体;5:出风口;6:底座;7:循环风机;8:控制开关;9:舱室;1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安装于舱室9内,该装置由直径相同的圆筒状结构的外壳1和支撑体4构成,外壳1固定于支撑体4上方。
所述外壳1的侧面及底面上均设有呈蜂窝状的通风孔2,从而使外壳1内部与舱室9内空气相通,与外壳1内部填充钠石灰吸收剂,可以对空气中的CO2进行吸附回收处理,且外壳1顶部安装有密封盖3。较好地,所述密封盖3上设有提手10,便于定期更换外壳内的钠石灰吸收剂时,拿取密封盖更为便利。
所述支撑体4的侧面设有出风口5,支撑体4底部固定有底座6,支撑体4通过底座6焊接在舱室9内壁,以保证支撑体4和外壳1的稳定性。
循环风机7安装于支撑体4上方的内壁上,循环风机7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舱室内壁的控制开关8连接,通过控制开关8控制循环风机7工作,进而带动整个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工作。
当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工作时,打开控制开关,启动循环风机,舱室内的空气通过外壳侧面的蜂窝状通风孔进入外壳内部,经过钠石灰吸收剂后由出风口排出,重新进入舱室内,在此过程中钠石灰吸收剂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了吸附回收处理,降低了舱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提高了舱内空气质量,满足了舱室内人员治疗和生活的需要。
总之,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是一种对密闭舱室内二氧化碳废气处理的有效设备,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这些简单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1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DC‑DC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