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释放坩埚内液态金属的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0691.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强;冯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刚正精密吸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2 | 分类号: | F16K5/02;F16K5/08;F16K49/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释放 坩埚 液态 金属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释放坩埚内液态金属的阀门。
背景技术
在铸造业中,通常会使用中频炉、电阻炉等加热炉先将固态金属熔炼成液态,再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中铸造成产品,现有技术中,中频炉通常设置在摇架上,摇架的一侧设置手柄,当需要倒出中频炉内的液态金属时,手动摇动手柄带动中频炉倾斜,便将金属液体从中频炉的上方开口处倒出至模具中,但是此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手动摇动手柄带动中频炉倾斜较为费力,生产效率较低;其次,在中频炉上部的金属液体先被倒出,但是任何金属液体的氧化物夹渣都浮在金属液体表面,加热炉的炉台上有很多砂砾、粉尘等杂质,容易将这些杂质随同金属液体一同倒入模具内,这样会造成铸造出的产品质量不高,另外,摇动手柄的力度掌握不好的情况下,金属液体容易撒到模具外,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释放坩埚内液态金属的阀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释放坩埚内液态金属的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的两端设置连接口且两个连接口之间设置液体通道,阀体的一侧间距布置支撑板,阀芯的一端插入阀体内部且横穿液体通道后抵靠在液体通道侧壁上开设的卡槽内,阀芯的另一端垂直穿过支撑板的板面,和液体通道交叉的阀芯的位置处开设通孔,阀芯和阀体为转动配合,且阀芯可转动至阀体的液体通道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阀芯控制阀门的开闭,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另外,液态金属从坩埚的底部直接流出,较为安全,且位于坩埚底部的液态金属较为纯净,使得铸造出的产品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阀芯和手柄组合的立体图。
图中:10-阀体、11-液体通道、111-卡槽、12-出液孔;20- 阀芯、21-通孔、22-圆台型段、23-柱形段;30-支撑板;40-弹簧; 50-手柄;60-中频感应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于释放坩埚内液态金属的阀门,包括阀体10和阀芯 20,阀体10的两端设置连接口且两个连接口之间设置液体通道 11,阀体10的一侧间距布置支撑板30,阀芯20的一端插入阀体10内部且横穿液体通道11后抵靠在液体通道11侧壁上开设的卡槽111内,阀芯20的另一端垂直穿过支撑板30的板面,和液体通道11交叉的阀芯20的位置处开设通孔21,阀芯20 和阀体10为转动配合,且阀芯20可转动至阀体10的液体通道 11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安装使用时,阀体10的一端连接口和中频炉内坩埚的底部出口相连,将模具的腔室入口对准阀体10的另一端连接口,当需要释放坩埚内的液态金属时,旋转阀芯20 直至阀芯20中的通孔21和液体通道11连通,此时液体通道11 处于打开状态,即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当无需释放坩埚内的液态金属时,旋转阀芯20直至阀芯20中的通孔21和液体通道11 不连通,此时液体通道11处于关闭状态,即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旋转阀芯20控制阀门的开闭,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便于自动化铸造,另外,液态金属从坩埚的底部直接流出,较为安全,且位于坩埚底部的液态金属较为纯净,使得铸造出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20包括圆台型段22和柱形段23,圆台型段22和柱形段23的交界处为台阶状且所述交界处位于阀体10和支撑板30之间,柱形段23的外周套设有弹簧40,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4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圆台型段22的端面和支撑板30的板面上,柱形段23的外端连接手柄50,弹簧40本身的弹力保证阀芯20能够紧固抵靠在液体通道11侧壁上开设的卡槽111内,保证阀芯20和卡槽111的密封配合,防止液态金属从阀芯20和卡槽111的配合处流出。
进一步的,和卡槽111相配合的阀芯20的端部与卡槽111 的槽底之间间距布置,阀门长时间使用以后,阀芯20的外周会磨损,阀芯20会向卡槽111的槽底处移位,弹簧40的弹力使得阀芯20依然紧固抵靠在卡槽111内,保证阀芯20和卡槽111 的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10的外周套设中频感应圈60,中频感应圈60连接电源,中频感应圈60对阀体10加热,使得液态金属保持液态状态,避免液态金属凝固造成阀门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刚正精密吸铸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刚正精密吸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0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