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340.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苹;程亮;李利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2 | 分类号: | G03B15/02;F21K9/20;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门铃 门口 机补光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视门铃在小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可视门铃门口机在夜晚状态下,需要做夜视补光,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的门口机绝大多数是直接使用LED灯加上透明的挡光镜片方案来实现,这种方案会造成光线集中刺眼且视角较小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通过将镜片设计成贴近所述灯的由光密介质构成的第一镜片和贴近门外的由光疏介质构成的第二镜片,利用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和从光疏介质进入空气的两次折射,使得光线更加分散,视角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LED灯加上透明的挡光镜片方案来实现补光造成的光线集中刺眼且视角较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包括:灯、设置在所述灯外侧的上下对称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贴近所述灯的由光密介质构成的第一镜片和贴近门外的由光疏介质构成的第二镜片;
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紧密接触,且接触面为非竖直接触面。
优选地,
所述灯为LED灯。
优选地,
所述接触面的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
优选地,
所述接触面的侧视图为上下对称的弧形。
优选地,
所述第一镜片靠近所述灯的表面设计为模糊面,所述第二镜片靠经门外的表面设计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任意一项所述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
优选地,
所述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装置还包括对称分布在摄像头两侧的导光柱;
每个所述导光柱上设置有所述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且所述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在所述导光柱上的分布位置相同。
优选地,
每个所述导光柱上的所述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数量至少为两个。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通过将镜片设计成贴近所述灯的由光密介质构成的第一镜片和贴近门外的由光疏介质构成的第二镜片,利用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和从光疏介质进入空气的两次折射,使得光线更加分散,视角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LED灯加上透明的挡光镜片方案来实现补光造成的光线集中刺眼且视角较小的技术问题,增大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2、第一镜片靠近灯的表面设计为模糊面,第二镜片靠经门外的表面设计为光滑面,使得灯光的分散效果更加明显,灯光更加舒服,增加门外用户的体验度;同时,门外的访客不会看到门口机内的电子元器件,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的侧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通过将镜片设计成贴近所述灯的由光密介质构成的第一镜片和贴近门外的由光疏介质构成的第二镜片,利用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和从光疏介质进入空气的两次折射,使得光线更加分散,视角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LED灯加上透明的挡光镜片方案来实现补光造成的光线集中刺眼且视角较小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