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187.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彪;雷雨成;邓建国;郭长新;袁森;季平;杨石;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2D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翼子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结构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但是注塑型塑料翼子板尚未广泛应用,尤其在现有汽车生产工艺中,翼子板材料与结构还是普遍采用钢板冲压后的方式,由于应用时间较长,被人们广泛的认知和应用,并且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相对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效率高。
现有的车身翼子板需要有完整的汽车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与生产场地,并且生产环境的危险性也比较高。
现有车身翼子板有以下几点的缺陷:
现在的车身翼子板主要是由钢板冲压而成的,不仅需要大的冲压机床和设备,而且在冲压过程中对现场工作人员存在巨大的危险性;
现在的车身翼子板须经过除尘、除污、电泳、涂装和烘烤等工序,既浪费能源,又增加污染;
现有车向翼子板的生产方式制约了汽车在轻量化、节能、环保、简化工艺、低投入等方面的发展。
有鉴于此,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所述翼子板为塑料件,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翼子板通过安装件同时固定在铝制车身钣金支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安装件为安装螺栓。
优选地,所述保险杠的本体与所述翼子板通过保险杠安装支架上的螺栓固定在铝制车身的翼子板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设有孔,所述孔套装铝制平头铆接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使用套装铝制平头铆接螺母,免去焊接螺母步骤,节能、环保、耗费工时少、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使用塑料型翼子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可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断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①前保险杠本体②翼子板③前保险杠安装支架④铝制平头铆接螺 母⑤翼子板安装支架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车型翼子板采用注塑型塑料材料,具有轻量化、耐腐蚀、绝缘性好等优点,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节约能源、生产工艺简单及适用广泛性等优势。
除翼子板材料的改变之外,主要是前保险杠和翼子板与车身的安装方式与传统车型不同。传统车型前保险杠通过保险杠安装支架上的螺钉或螺栓固定在翼子板或焊有安装螺母的翼子板上,而新车型将翼子板改为塑料件后,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通过安装螺栓同时固定在铝制车身钣金支架上。
前保险杠本体与翼子板通过保险杠安装支架上的螺栓固定在铝制车身翼子板安装支架上,由于翼子板安装支架为铝制品,因此不采用传统车型焊接安装螺母的生产工艺,改用翼子板安装支架打孔套装铝制平头铆接螺母的固定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使用套装铝制平头铆接螺母,免去焊接螺母步骤,节能、环保、耗费工时少、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结构,使用塑料型翼子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可回收再利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 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声控的智能数码相机
- 下一篇:监控摄像头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