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072.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刺针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胸部肿瘤科,胸腔穿刺是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当发现患者胸膜腔内有积液,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各种检查。如果腔内积液很多,压迫到肺或者积液时间过长,其中的纤维蛋白原容易机化而发生两层胸膜粘连,从而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这时也要通过引流积液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一般胸腔穿刺引流前,可先通过胸部彩超进行定位,然后进行穿刺,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穿刺的部位可选择在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5~6肋间。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缓慢垂直进针,当穿刺针有落空感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穿刺针进针穿刺完毕。
穿刺针进针穿刺完毕后,需将穿刺针固定,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然后进行后续操作。目前没有专门固定胸腔引流穿刺针的物品,常采用的固定方式是以人用止血钳夹持穿刺针,另一人进行后续操作。但当只有一个人对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穿刺时,需一手用止血钳夹持穿刺针,后续操作只能用另一只手完成,造成后续操作很吃力。如果操作者的经验不够时,单手固定穿刺针不稳,可能会导致穿刺针滑出,或者针头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固定胸腔引流穿刺针的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固定贴,底座、立柱、穿刺针夹和限位件;固定贴的一面上设置有粘胶,粘胶上覆盖有保护膜,固定贴的另一面与底座连接;底座内设置有滑槽;立柱的一端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穿刺针夹包括转轴和两个夹持部,转轴内设置有套装孔,穿刺针夹通过套装孔套装在立柱上;限位件与立柱连接,限位件防止穿刺针夹退出立柱。
进一步的是:两个夹持部的内侧均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夹持片。
进一步的是:限位件为轴用弹性挡圈。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固定贴,底座、立柱、穿刺针夹和限位件;固定贴的一面上设置有粘胶,粘胶上覆盖有保护膜,固定贴的另一面与底座连接;立柱与底座连接;穿刺针夹包括转轴和两个夹持部,转轴内设置有套装孔,穿刺针夹通过套装孔套装在立柱上;限位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限位件防止穿刺针夹退出立柱。
进一步的是:两个夹持部的内侧均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夹持片。
进一步的是:限位件为挡盖,挡盖盖在立柱的端部并与立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限位件为挡盖,挡盖盖在立柱的端部,挡盖由塑料制成并依靠自身弹性抱紧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固定胸腔引流穿刺针,使得操作人员固定胸腔引流穿刺针手得到解放,能够用双手进行后续操作,方便后续操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贴1、底座2、夹持部3、夹持片4、穿刺针夹5、立柱6、导向块7、滑槽8、转轴9、套装孔10、限位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固定胸腔引流穿刺针的固定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胸腔引流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固定贴1,底座2、立柱6、穿刺针夹5和限位件11;固定贴1的一面上设置有粘胶,粘胶上覆盖有保护膜,固定贴1的另一面与底座2连接;底座2内设置有滑槽8;立柱6的一端连接有导向块7,导向块7位于滑槽8内并可沿滑槽8滑动;穿刺针夹5包括转轴9和两个夹持部3,转轴9内设置有套装孔10,穿刺针夹5通过套装孔10套装在立柱6上;限位件11与立柱6连接,限位件11防止穿刺针夹5退出立柱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