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022.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喆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13113 | 代理人: | 刘兰芳 |
地址: | 0542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化学教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化学课教学中进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做好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容易增强学生的记忆和动手能力,而在做化学实验时,化学教具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传统的化学教具存在许多弊端,比如实验台做实验时是敞开式的,在进行某些实验时,会散发异味,同时,实验题目较为单一,不能同时做多组实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学教具,能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化学教具,包括实验台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实验台本体上的用于做水电解反应的电解液箱,以及设于所述实验台本体上、并位于所述电解液箱两侧的、内盛碱性溶液的两个中和箱,于所述电解液箱和两个所述中和箱间分别经由气体收集器连接有第一导管,于靠近所述电解液箱内的阳极端一侧的所述中和箱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干燥管,于所述第一干燥管一端和靠近所述电解液箱内的阳极端一侧的所述中和箱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管,于所述第一干燥管另一端连接有氧气喷嘴,于靠近所述电解液箱内的阴极端一侧的所述中和箱一侧依次设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干燥管,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内盛氧化铜的试管,于所述第二干燥管一端和靠近所述电解液箱内的阴极端一侧的所述中和箱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管,于所述第二干燥管另一端与所述试管之间连接有第四导管,于所述实验台本体上还设有对所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的酒精灯,于所述电解液箱上还设有可嵌设单向阀的大气通口,且于所述电解液箱侧壁上设有对所述阳极端和阴极端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可通断所述电池供电的开关。
作为限定,于第一干燥管和第二干燥管内分别盛装有氧化钙干燥剂。
作为限定,所述氧气喷嘴为耐高温氧气喷嘴。
作为限定,于所述电解液箱及靠近所述电解液箱内的阳极端一侧的所述中和箱间还设有第五导管。
作为限定,于各所述中和箱上分别设有嵌设单向阀的大气通口。
作为限定,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两个间隔排布的U形板,于各U形板上分别对称设有第一通孔。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三支架呈弯折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试管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卡接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于电解液箱内进行水电解反应 ,可于阳极端生成氧气、于阴极端生成氢气,可便于学生观察水电解反应的实验过程,同时,通过设置两个中和箱,可通过中和箱内的碱性溶液中和水电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同时,通过分别将阳极端产生的氧气经由中和箱中和后进入第一干燥管后得到干燥后的氧气,再通过使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氧气喷嘴处,可便于学生观察氧气助燃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燃烧现象;通过分别将阴极端产生的氢气经由中和箱中和后进入第二干燥管后得到干燥后的氢气,再将氢气引入内盛氧化铜的试管内,通过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可便于学生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化学教具,可同时做多组实验,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氧化钙干燥剂的设置,可使第一干燥管和第二干燥管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耐高温氧气喷嘴的设置,可延长氧气喷嘴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五导管的设置,可更好的将电解液箱内反应后的酸性气体导入中和箱内,以对酸性气体进行中和。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学教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实验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解液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喆,未经杨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