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天电子侦察五通道接收机中的K波段频率综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6763.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艳;王兰;李永明;张育;刘剑光;虎雷;郭军;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4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电子 侦察 通道 接收机 中的 波段 频率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电子侦察接收机和卫星通信接收机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电子侦察五通道接收机中的K波段频率综合器。
背景技术
频率综合器是电子侦察、通信、导航、雷达等电子系统实现高性能指标的关键器件,很多现代电子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直接与频率综合器的性能有关,因此频率综合器被称为电子系统的“心脏”;目前,频率综合器的设计通常采用直接倍频、DDS、DRO和PLL等方法,直接倍频方法其输出端的寄生分量多,输出频率不便于程控,集成度差且体积较大;DDS在1GHz以下频率综合器应用较多,但对于K波段较高频率时,需要增加多个倍频、滤波单元,限制了其应用范围;DRO调谐带宽较窄,且频率稳定度较差;PLL方式输出频率可大范围程控,且体积小、成本低,但由于目前的PLL芯片频率限制,无法达到20GHz以上的K频段。
随着航天电子侦察技术不断发展,星载多通道侦察及通信接收机中对频率综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频率综合器无法同时满足航天电子侦察上对于小体积、宽频率范围、低相位噪声、快速跳变以及达到20GHz以上的K频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天电子侦察五通道接收机中的K波段频率综合器,体积小,相位噪声低,且频率可达到20GHz以上的K频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天电子侦察五通道接收机中的K波段频率综合器,包括锁相环电路和与锁相环电路的射频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倍频器,所述锁相环电路包括整数分频鉴相器、环路低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和带通滤波器,所述整数分频鉴相器与五通道接收机的控制处理芯片控制连接,整数分频鉴相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环路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环路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控振荡器的电压控制输入端用于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压控振荡器的二分频信号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整数分频鉴相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和参考频率进行相位比较,所述压控振荡器的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倍频器的射频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整数分频鉴相器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的参考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十电容C20,第一中央处理器的参考输入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第一π型衰减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π型衰减网络的输入端连接100MHz恒温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电阻设置端连接第二电阻R2到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模拟地端和电荷泵地端直接连接到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射频输入补充输入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到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模拟电源供电端与地间并联第二十八电容C28和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模拟电源供电端还连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源供电端;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电荷泵电源供电端与地之间并联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和第十九电容C19,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电荷泵电源供电端还连接+5V电源;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源供电端与地间并联第六电容C6、第十三电容C13和第十四电容C14,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源供电端还连接电源转换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源转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地间并联第九电容C9、第五电容C5和第二电容C2,电源转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还连接+5V电源, 电源转换模块的接地端接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数字地端直接接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片选使能端与地间并联第八电容C8、第十五电容C15和第十六电容C16,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片选使能端还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器的数字电源供电端;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装载使能端与地之间串联第七电容C7,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串行数据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第十一电容C11,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装载使能端和串行数据输入端还分别与五通道接收机的控制处理芯片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串行时钟输入端直接与五通道接收机的控制处理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6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椅推手圈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地图运动规划器的移动机器人连续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