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刻字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65603.X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炳辉 |
| 主分类号: | B44B11/02 | 分类号: | B44B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刻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刻字笔,特别是一种电动刻字笔。
背景技术
刻字主要分为传统刻字与现代刻字。前者主要表现为书法的翻刻、复制、和书法神韵的再现,也是书法的再度创作,使书法更具有立体美、材质的肌理美及高雅的色彩装饰美;而现代刻字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刻字艺术特有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是一种“表现”艺术,同时,现代刻字也离不开书法,也是以书法作为第一媒体的艺术创作,这就要求刻字家不但要有书家的功力和情性,还要从篆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体味其表现汉字书法情性和思想内容的章法、刀法、色彩等形式,去创作经过迁想妙得出来的具有丰富艺术意蕴,深邃艺术意境和生动艺术意趣的作品。
传统刻字主要通过雕刻刀进行刻字,雕刻刀使用起来较为费力,并且对刻字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稍不留意就会刻刀打滑从而使整个刻字白费,并且浪费原材料。因此市面上开始出现了电动刻字笔,但是目前的电动刻字笔噪音大并且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刻字笔,它使用寿命长,噪音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刻字笔,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雕刻针头、弹簧、套环、针头支架、电磁铁、铁片和滑竿,壳体为密闭壳体,雕刻针头滑动设置在壳体一端端部,雕刻针头一端与针头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雕刻针头上并且弹簧一端固定在雕刻针头外侧,套环套设在雕刻针头上并且能够沿着雕刻针头表面滑动,套环固定在弹簧另一端,电磁铁固定在壳体内,滑竿滑动设置在电磁铁内并能够自由滑动,铁片垂直于滑竿固定在滑竿一端,滑竿另一端固定在针头支架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雕刻针头与针头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为,针头支架一端端部开有与雕刻针头匹配的凹孔,雕刻针头一端插入凹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铁片外侧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含转轴、凸轮和旋钮,转轴两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凸轮固定在转轴上并且凸轮一侧抵靠在铁片外侧,旋钮固定在转轴一端并位于壳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指针,旋钮外侧的壳体上设置有对应凸轮设置的级数示数。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为圆弧形设计,并且壳体前端外侧设置有橡胶包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后端侧面上设置有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包含若干个呈鱼鳃状分布的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在雕刻针头下方设置有LED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电磁铁与弹簧结构的配合,既能够实现雕刻针头的高频震动,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小噪音,同时弹簧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延长刻字笔部件的使用寿命;壳体采用弧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原理,握持舒适;散热孔的设置能够有效对内部零部件散热,铁片高频震动自身带动内部气流,散热孔设置在铁片侧面,从而与铁片配合形成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刻字笔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刻字笔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刻字笔,包含壳体1、雕刻针头2、弹簧3、套环4、针头支架5、电磁铁6、铁片7和滑竿8,壳体1为密闭壳体,雕刻针头2滑动设置在壳体1一端端部,雕刻针头2一端与针头支架5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弹簧3套设在针头支架5上并且弹簧3一端固定在针头支架5外侧,套环4套设在针头支架5上并且能够沿着针头支架5表面滑动,套环4固定在弹簧3另一端,电磁铁6固定在壳体1内,滑竿8滑动设置在电磁铁6内并能够自由滑动,铁片7垂直于滑竿8固定在滑竿8一端,滑竿8另一端固定在针头支架5另一端。电动刻字笔的电磁铁6输入市电交流电,交流电瞬时电压呈正弦变化,因此取中间某点(如正弦45度位置电磁铁6吸力与弹簧3弹力平衡),这样当电磁铁吸力大于弹簧3弹力时,铁片7被电磁铁6吸引靠向电磁铁,当电磁铁6吸力小于弹簧3弹力时,铁片7被弹簧3推离电磁铁,如此往复循环形成了雕刻针头2的高频震动,从而完成雕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炳辉,未经沈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PCB电路板雕刻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招财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