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996.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九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莉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08;A61L9/2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圆环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据研究,人体每天大约需要130亿个负离子,而在一些空间较小而人体又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KTV、娱乐场所等环境中,只能提供1-20亿左右个负离子,若在该空间内,有人吸烟将会产生许多可吸入颗粒及异味,容易引发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为此,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许多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放出大量电子,电子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形成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可使空气中PM2.5等灰尘通过正负离子的碰撞结合形成分子团而下沉落地。负离子还对空气、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细菌及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如何提高负离子发生器的空气负离子的流通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通效率高的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包括:筒身、出气圆环,所述筒身的底端设置进气口,该筒身内的中部设置用于将所述筒身隔离成上、下两层空间的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的上方边缘固定设置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一挡板上、各负离子发生器的周围外侧设置通气孔,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中央设置用于将空气引入通气孔的引风机,以使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电子被通过通气孔的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中央设置送风筒,该送风筒的筒体侧壁上设置多个用于通过空气负离子的气孔;所述出气圆环包括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所述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固定密封相连以构成环状空腔,所述出气圆环固定设置在所述筒身的顶端,该出气圆环的内侧环壁上设置多个出气孔,所述送风筒的出口与出气圆环的环状空腔相通,以使空气负离子可经送风筒输送至环状空腔,由出气孔排出。
进一步,所述环状空腔内沿出气圆环周向平行设置多个挡风板,各挡风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环壁、外侧环壁固定相连,以使所述环状空腔内两相邻挡风板之间形成多个出气通道,各出气通道的底端与所述送风筒的出口相通,便于对送风筒送出的空气负离子进行导向输送。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沿各出气通道的周向均布设置,以使所述出气通道的空气负离子可经出气孔迅速排出。
进一步,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所述筒身套接配合,该底座的底端沿周向设置多个进气通孔用于形成进气口,使得筒身外的空气可由底座底端进入筒身,在便于空气向上流通。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出气圆环作为空气负离子的出气部件,并在出气圆环的内侧环壁上设置出气孔,使得空气负离子由出气圆环的内侧壁向外流通,上述负离子圆环空气净化器放置在桌子上时可方便的对坐在桌前的人的脸部进行空气负离子的输送,使得负离子发生器制得的空气负离子可以迅速的被人所吸收;(2)环状空腔内通过挡风板形成多个出气通道,出气孔沿各出气通道的周向均布设置,对空气负离子的传输路径进行了限制,使得空气负离子的传输效率更高;(3)在底座的底端沿周向设置多个进气通孔用于形成进气口,对进气流向进行了限定,可以有效提高空气到达通气孔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筒身与底座的半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底座1,进气通孔11,筒身12,出气圆环2,出气孔21,挡风板22,负离子发生器3,通气孔31,引风机4,第一档板5,送风筒6,气孔61,第二档板6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莉,未经张兴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