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829.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车政达;王海时;李长城;夏佳明;李小迪;陈昌明;杨燕;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定位 智能 卫星 接收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各类同步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射,对可使用的卫星资源的选择性不断增大,这对天线的调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高效的使天线对准空间的卫星并稳定地接收卫星信号是当前天线控制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的手动人工方式,这种对星方式不仅时间长,还存在操作不便、对星不精确,如果用户需要将天线从对准一颗卫星转向对准另一颗卫星就必须重新找专业人士进行调整。而目前出现的一些基于GPS的调星工具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存在调整角度误差大、调整精度低、兼容性差、不易操作和不能实时监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其特征在包括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主控伺服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所述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均对应连接主控伺服模块,所述主控伺服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和伺服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天线仰角控制电机和天线方位角控制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对应连接主控制器,包括倾角传感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北斗卫星定位模块对应连接主控制器,包括北斗模组芯片和专用信号接收天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蓝牙通信模块设置有电源指示灯和连接状态指示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方便,用户可以使用带有蓝牙功能的移动设备对天线进行远程控制。
2、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授时精准,天线的转向精度高,姿态调整速度快。可以提高山区卫星用户和中小型地面卫星接收基地台站的卫星资源使用效率。
3、客户端可联网更新卫星的最新数据,保证发送给天线控制端的数据准确有效。
4、客户端既可以实时接收来自天线系统发送的姿态角度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微调天线姿态,做到人机交互,可用于家用或工厂、电视台站、微波中继站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述天线姿态包括天线的仰角和天线的方位角。
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卫星接收天线,其特征在包括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主控伺服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所述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均对应连接主控伺服模块,所述主控伺服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和伺服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天线仰角控制电机和天线方位角控制电机。
更进一步地,主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指令中的目标卫星信息迅速计算处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在伺服电机驱动下,天线姿态角快速调整。
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姿态检测模块对应连接主控制器,包括倾角传感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天线的仰角,电子罗盘用于检测天线方位角,传感器将检测数据传送至主控制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北斗卫星定位模块对应连接主控制器,包括北斗模组芯片和专用信号接收天线,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本地经纬度的精确数据,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授时精准。
更进一步地,所述蓝牙通信模块设置有电源指示灯和连接状态指示灯,天线姿态检测模块检测天线的姿态数据可以实时通过蓝牙通信模块传送给移动客户端,移动客户端可联网更新卫星的最新数据,保证发送给天线控制端的数据准确有效;同时,移动客户端也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目标卫星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移动客户端实时接收天线姿态信息时也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发送微调指令,做到人机交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伤口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轮式隧道拱架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