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795.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管宾;夏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高精度 自动 定位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压紧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
在应用治具时,首先需要对治具的位置进行精确地定位,使得安装于治具上的工件在后续加工时,能够得到精确的尺寸,但是,现有的治具一般体积比较庞大、笨重,不易搬运,导致治具的定位无法做到精确,另外,治具在应用过程会发生相对较小的移动,影响加工出工件尺寸的精度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并能固定治具的自动定位压紧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并能固定治具的自动定位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包括:
至少一组动力组件,安装于流水线的基板上,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至少一组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气缸相配合;
至少一组压紧组件,安装于流水线的基板上,与第二气缸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所述自动定位压紧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安装于流水线的基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与治具上的定位孔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与流水线的基板相连一端的定位销为圆柱状设置,与治具定位孔相配合一端的定位销具有锥度。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定位销的锥度一般设置为30°至35°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第一气缸所在的安装平面高于第二气缸所在的安装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块,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定位块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定位柱,安装于治具的边缘上,与定位块的自由端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沿治具长度方向上,相邻两定位销之间的轴心连线与相邻两定位柱之间的轴心连接相互平形,且不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定位块的自由端设置有V形槽。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定位柱包括:定位轴,一端安装于治具上,沿定位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圆筒,嵌装于定位轴上,且可绕定位轴自由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压紧组件包括:
压紧座,安装于流水线的基板上;
压紧块,滑接于压紧座上,并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压紧组件还包括一调节块,可拆卸连接于治具的边缘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调节块的对称线,压紧座的对称线、压紧块的对称线以及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均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所述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以及所述压紧组件的数量均为4组,且每一组所述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以及所述压紧组件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中,定位销的数量为四个,其中定位销的位置分布于治具各个部角上定位孔的分布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定位压紧治具的各个部角,限定治具在其水平面内的自由度,为后续工件加工所需精度提供保障,另外,动力组件采用气缸,使得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的移动变得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精度治具自动定位压紧机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几(908)
- 下一篇:餐桌椅组合(DT‑1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