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防静电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665.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一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11/08;F16L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8 | 代理人: | 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静电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分子防静电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高分子软管一般采用纯橡胶制造,并且制作为平滑管状,这样的软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纯橡胶的不抗压和不抗耐磨,致使软管断裂或磨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将整个软管进行更换,不仅不能节约资源,而且使用和更换成本高;现有一种钢丝软管,通过在软管中加入钢丝,能够有效改善普通软管的强度和抗压性能,但是这种现有的高分子钢丝软管不具有防静电的效果,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会引摩擦出现静电或者起火,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高分子软管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不仅具有较好的高强和抗压性能,并且具有防静电的效果,能够防止输送和使用过程中摩擦起火或起静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防静电软管,所述高分子防静电软管包括内层管、螺旋编织层和外层管,所述螺旋编织层套设于内层管外侧,所述外层管包裹于螺旋编织层的外侧,所述内层管、螺旋编织层和外层管形成抗高压保护管。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内层管为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内层管。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外层管为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层管。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螺旋编织层为由高分子纤维交叉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螺旋编织层还包括钢丝螺旋层,所述钢丝螺旋层嵌于所述内层管上。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螺旋编织层还包括数股铜丝线,所述数股铜丝线结合形成防静电导电线,并形成于抗高压保护管上。
在所述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中,优选地,所述钢丝螺旋层覆盖于与所述数股铜丝线上,所述钢丝螺旋层与所述数股铜丝线结合形成防静电导电体。
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通过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内层管和外层管,然后与高强度纤维编织而成螺旋编织层一起形成抗高压保护管,在所述螺旋编织层,采用高强度钢丝螺旋层与多股铜丝线结合形成防静电导电体,不仅能够达到现有钢丝软管的功效,并且能够大大提高软管的流体可见度、抗压力以及排吸功能,并且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的质量轻、使用寿命长、导静电,能够有效防止输送和使用过程中摩擦起火或起静电作用,真正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防静电软管,所述高分子防静电软管包括内层管11、螺旋编织层12和外层管13,所述螺旋编织层12套设于内层管11外侧,所述外层管13包裹于螺旋编织层12的外侧,所述内层管11、螺旋编织层12和外层管13形成抗高压保护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管11为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内层管11;所述外层管13为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层管13。所述透明高分子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的用于制作软管的高分子透明材料,例如:PP、PE、PVC等高分子材料,能够提高软管内流体的可见度。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内层管11和外层管13之间设置有螺旋编织层12,所述螺旋编织层12为由高分子纤维交叉编织而成的编织层;所述螺旋编织层12套设于内层管11上,所述螺旋编织层12的设置有利于形成抗高压的软管。
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螺旋编织层12还包括钢丝螺旋层14,所述钢丝螺旋层14结合于所述螺旋编织层12,并嵌于所述内层管11上;通过设置钢丝螺旋层14有利于提高螺旋编织层12的强度,从而得到高强度纤维编织层。
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螺旋编织层12还包括数股铜丝线15,所述数股铜丝线15结合形成防静电导电线,并形成于抗高压保护管上。所述钢丝螺旋层14覆盖于与所述数股铜丝线15上,所述钢丝螺旋层14与所述数股铜丝线15结合形成防静电导电体,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防静电软管具有较好的防静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一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一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式电池耐水性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