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285.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展锐;鲍红;徐玉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0 | 分类号: | B24B23/00;B24B55/00;F04D29/28;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内的风扇。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另一方面电动工具内部的一些电子元器件也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动工具,因此电动工具中通常需要设置风扇来进行散热。在现有技术中,电动工具内经常会设置如图1中所示的传统离心风扇10来对电动工具进行冷却,但是对于这一类的传统离心风扇10而言,其不能满足用户希望电动工具能够同时具有长寿命、小型化、大功率化、低噪音、低振动等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寿命长、风量大、功耗小、噪音低且振动小的小型化的电动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输出件、电机、壳体和风扇;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电机用于驱动输出件,壳体用于容纳电机,风扇被电机驱动以第一轴线为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风扇包括:基座和若干扇叶;基座形成有安装面,若干扇叶沿围绕第一轴线的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于安装面;其中,扇叶为翼型叶片。
进一步地,扇叶在一个垂直于第一轴线的平面内的截面为翼型。
进一步地,扇叶包括形成翼型的前缘的近端和形成翼型的后缘的远端;其中,近端相对远端靠近第一轴线。
进一步地,翼型的最大厚度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地,扇叶的出口安装角大于等于30度小于等于65度。
进一步地,扇叶包括靠近第一轴线的近端和远离第一轴线的远端,其中,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小于等于20mm。
进一步地,基座沿第一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安装面,两个安装面上均设置有扇叶。
进一步地,风扇为离心风扇。
进一步地,电动工具为砂光机;砂光机还包括:用于在电机和输出件之间实现偏心传动的偏心传动装置;输出件为能安装砂纸的底板。
或者,电动工具为角磨机;角磨机还包括:用于在电机和输出件之间实现传动的传动装置和用于安装磨片的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电动工具中所使用的风扇的扇叶为翼型叶片,从而使得电动工具能够同时实现寿命长、风量大、功耗小、噪音低、振动小和小型化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动工具在壳体被剖开后的内视图;
图4是图3中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风扇的平面图;
图6是图4中的风扇的扇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2所示的电动工具100具体可以为角磨机、砂光机等,这里以角磨机为例。如图2和图3所示,电动工具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输出件13和风扇20。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角磨机而言,电动工具100还可以包括传动装置14和夹持装置15。
其中,壳体11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机12的容纳腔111,壳体11的外形还形成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把手。对于角磨机而言,壳体11可以大致呈一字型。电机12用于驱动输出件13输出动力,该电机12还可以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电机轴。输出件13用于输出动力至夹持装置15,从而驱动夹持装置15转动。传动装置14用于在电机12和输出件13之间实现传动。夹持装置15可以将磨片16安装至输出件13,从而在输出件13的带动下使磨片16对工件进行打磨。
风扇20用于对电动工具100内部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以保证电动工具100能在正常的热环境下运行。
风扇20设置在壳体11内,且能够被电机12驱动绕第一轴线101转动。为了形成散热气流,壳体11还形成有散热气流入口112和散热气流出口113,散热气流入口112连通壳体11的内外,散热气流出口113连通壳体11的内外。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电机12还设置在散热气流入口112和散热气流出口113之间。沿第一轴线101方向,风扇20也可以设置在散热气流入口112和散热气流出口113之间。这样,在风扇20转动时,能形成自散热气流入口112流进壳体11然后依次流经电机12和风扇20最后从散热气流出口113流出壳体11的散热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保护套之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角度卡口结构的支架式手机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