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2302.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越智铁朗;坂仓博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于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256509和于2016年6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1384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智能手机、个人助理设备(PAD)、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的显示装置,正在广泛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重叠地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装置)。现有的背光装置具有:反射层、导光板(光导)、光学片、LED等光源、矩形框状的模框。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彼此重叠地层叠配置并嵌入模框中。由此,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的周缘部由模框保持及定位。
作为此种背光装置,已经提出了一种将模框嵌入金属板制的壳体(背光盖)并进一步将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配置于模框的空洞部的结构。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随着显示区域的大型化,不断地被要求进一步的窄边框化及薄型化。然而,在上述的具有模框的背光单元中,正在逼近模框的成型极限,已变得难以满足更进一步的薄型窄边框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满足更进一步的薄型窄边框化的要求的显示装置。
总的来说,根据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覆盖面板;显示面板,与所述覆盖面板相对;粘着层,介于所述覆盖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覆盖面板,所述粘着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侧;背光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以及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背光单元,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粘着层的第二区域而固定于所述覆盖面板。
优选地,所述粘着层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厚。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背光单元相对的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的周缘立起设置的侧壁,至少部分的所述侧壁的上端缘插入所述粘着层的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粘着层介于所述上端缘与所述覆盖面板之间。
优选地,部分的所述侧壁的所述上端缘的表面被实施了使所述上端缘的表面比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处理。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背光单元相对的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的周缘立起设置的一对长边侧壁和一对短边侧壁,所述一对长边侧壁的上端缘固定于所述粘着层的所述第二区域。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设于至少一方的所述短边侧壁上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经由粘合层而固定于所述覆盖面板。
优选地,所述粘着层由光固化型的光学弹性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着层,所述第二粘着层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之间,用于使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着层由经加热而发泡及膨胀的发泡性粘合剂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着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可获得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的薄型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B是放大示出图5A的区域E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7A、7B、7C、7D、7E分别是概略性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多个制造工序的图。
图8是示出用于所述制造工序的覆盖面板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形成有粘着层的覆盖面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放大示出所述覆盖面板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将液晶显示面板贴附于了所述覆盖面板上的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放大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已安装有壳体的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放大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2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