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2153.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花;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桂花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36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病人 卧床 护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化内科领域,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
许多消化内科病人需要进行卧床修养,消化内科病人经常会因为胃病导致胃部不舒适,影响其正常休息,病人常常通过手掌揉搓肚子来缓解不适感,但是该种方式不管是从效率还是效果上均较为欠缺,目前也有通过按摩器来实现目的的,但是目前的按摩器作用范围小,对肚子的揉搓功能较差,不能很好的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该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揉搓功能好,能够很好的缓解病人胃部的不适感,解决了目前护理组件作用范围小,对肚子揉搓功能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组件包括竖立设置上端固定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下端端部固连有呈圆柱形的基块,所述基块的顶面固定在所述伸缩管的下端,所述基块的底面上铰接有若干个揉搓组件,每个揉搓组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呈长方形的连接杆一,两连接杆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块底面上且铰接处设有扭簧,两连接杆一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呈圆柱形的滚柱,当滚柱向远离所述基块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扭簧具有使所述滚柱复位的趋势,所述滚柱的外壁上套设有呈圆环形的橡胶套。
本护理组件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将本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装后,可通过电动马达来实现驱动基块的上下运动。只需将伸缩管更换为普通的连接管,连接管在上端固定在直线电机或带有转换机构的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天花板或其他固定物上,然后即可实现揉搓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的方式揉搓功能,具体原理和操作如下。病人平躺在病床上,病人使基块向下运动,两连接杆一与基块的轴向形成锐角,当滚柱向下压下时,在铰接的作用下滚柱向远离基块的方向运动,通过向下的压力实现对病人肚子的揉搓功能,然后操作基块向上运动,在扭簧的作用下滚柱自动复位,为下一次揉搓动作做准备。橡胶套直接与病人的皮肤接触,使病人的皮肤不会被刮伤。
上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所述伸缩管包括均呈管状的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基块上端面,所述伸缩部的上端位于所述固定部内,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固连在天花板上,所述固定部和伸缩部之间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伸缩部内底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固定部内顶壁上。
当伸缩管被伸长后,弹簧被拉伸,使其能够回弹进行复位。
上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所述伸缩部的两侧固连有水平设置的握柱,所述握柱的一端固连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握柱的外壁上具有防滑凸纹。
通过握柱实现对基块的下压操作。
上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每个揉搓组件还包括连于所述基块底面的呈长方形的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两端具有呈圆形的铰接孔一,两连接杆一的一端侧面上均具有凸出的呈圆柱形的插柱一,所述插柱一位于所述铰接孔一内,所述连接杆二上套设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基块的底面上,两连接杆一之间固连有连接杆三,所述连接杆三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两连接杆一的侧面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杆三上,两连接杆一的另一端侧面上均具有呈圆形的铰接孔二,所述滚柱的两端端部均具有凸出的呈圆柱形的插柱二,所述插柱二位于所述铰接孔二内。
通过铰接孔一,铰接孔二,插柱一,插柱二实现各组件的铰接。扭簧能够使滚柱运动后回弹。
上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所述连接杆二上固连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连在所述连接杆二上,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基块底面上。
通过连接块实现连接杆二与基块的连接。
上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病人卧床护理组件,所述基块的底面上固连有与所述基块同轴设置的呈圆柱形的按摩块,所述按摩块内部具有多个微型振动马达,所述按摩块的底面上设有弹簧按压按钮,所述按摩块的侧部内具有电池且铰接有电池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桂花,未经李桂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2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燃气体泄漏智能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坐姿警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