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金属件的平面度的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61942.0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雄;别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5237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金属件 平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金属件的平面度的治具。
背景技术
手机前壳钢片是用来安装触摸屏的部件,在手机前壳钢片的中部设置有平坦的凹槽,而围绕该凹槽的四周具有一圈被称为基准面的翻边,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进行检测,具体是指,检测凹槽的平面度是否符合管控标准。
目前,检测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塞尺结合相匹配的铁块分段检测,每一段内,首先将铁块紧贴手机前壳钢片的表面,然后用塞尺对手机前壳钢片与铁块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存有以下弊端:耗费人力大、操作不方便、检测效率低,且分段检测不能对被检测平面完全覆盖,容易出现漏检,难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地对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进行检测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金属件的平面度的治具,该治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可靠性,因此可以更好地对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金属件的平面度的治具,包括电源、由金属制成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用于将所述金属件定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中间的定位件;
当所述金属件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中间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金属件的设计厚度与设计平面度公差的和值,所述电源的一极与所述金属件电连接,另一极连接两个相互并联的检测支路,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支路依次串联连接第一报警器和所述第一平面,另一个所述检测支路依次串联连接第二报警器和所述第二平面。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金属件为手机前壳钢片。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治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手机前壳钢片具有基准翻边,所述基准翻边的内侧为被检测的凹槽,所述下模具有与所述凹槽的大小相适应的第一金属检测平台,所述第一金属检测平台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一平面,所述上模具有与所述凹槽的大小相适应的第二金属检测平台,所述第二金属检测平台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二平面。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下模上的基准平台,所述基准平台用于与所述基准翻边贴合,所述第一金属检测平台高出所述基准平台的距离等于所述凹槽的设计深度减去所述设计平面度公差的一半的差值。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基准平台开设有洞孔,所述洞孔内安装有略高出所述基准平台的弹性导电柱,当所述手机前壳钢片的基准翻边与所述基准平台贴合时,所述手机前壳钢片通过所述弹性导电柱与所述电源的一极电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或所述第二平面由铜材制作。
优选地,在上述治具中,所述第一报警器和/或所述第二报警器为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检测金属件的平面度的治具的工作原理为,利用金属制成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覆盖金属件的被检测面,当金属件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间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金属件的设计厚度与设计平面度公差的和值,也就是说,此时金属件一侧的理想表面与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设计平面度公差的一半,另一侧的理想表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同样等于设计平面度公差的一半,所以,假如金属件的平面度不合格,那么金属件的实际表面将与第一平面和/或第二平面接触,于是电路导通,第一报警器和/或第二报警器将启动,以此来直观地判断出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具在检测手机前壳钢片的平面度时,利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被检测面进行完全覆盖,操作一次即可全面检测,无需分段检测且不会漏检,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件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件1移动至与件3距离最近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1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