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入射平底孔反射灵敏度定量试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1496.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易一平;丁兵;季汉敏;高卫青;陆雷俊;向继源;刘文利;孙宝民;吴国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射 平底 反射 灵敏度 定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超声波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入射平底孔反射灵敏度定量试块。
背景技术
超声波斜入射焊缝无损检测中,需要对不同深度的相同直径反射体的回波幅值进行标定,这些反射体一般有横孔、平底孔、沟槽等。目前常用的平底孔反射体设置一般直接在焊缝坡口侧按照坡口角度设置不同规格的反射体,用于检测坡口未熔合缺陷时的缺陷灵敏度定量,请参见图1中1' 焊缝坡口,图2中2'焊缝坡口。
常用的平底孔反射体校准灵敏度存在的问题:
(1)由于在焊缝试板上直接钻孔,钻孔深度不容易控制,如将平底孔平面设置到母材中和焊缝中,会导致超声波检测灵敏度出现偏差,另外,由于工件夹持的原因,其平底孔垂直度可能出现偏差;
(2)平底孔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区域熔合线面积型缺陷定量出现盲区,灵敏度无法全部覆盖,一般灵敏度无法覆盖部位不小于30%,导致平底孔反射面不能反映全部坡口熔合面的反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高一种斜入射平底孔反射灵敏度定量试块,旨在提高30°坡口焊缝的未熔合缺陷检测的可靠性,降低平底孔反射体加工难度,提高灵敏度设定的操作可靠性,实现坡口缺陷灵敏度全校准覆盖超声波检测。同时从超声波检测波形折射原理出发,通过设计对比试块的形式,将单个平底孔反射对比模拟改进成平底孔反射体灵敏度曲线,方便超声波检测人员现场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斜入射平底孔反射灵敏度定量试块,所述试块的纵截面近似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试块包括水平面、竖直面和斜面,所述水平面与竖直面垂直,所述水平面、竖直面和斜面呈矩形且等宽,所述水平面与斜面通过第一过渡面过渡连接,所述竖直面与斜面通过第二过渡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过渡面垂直于竖直面,所述水平面与斜面的内夹角为30°;所述竖直面上设有垂直于该竖直面多个孔,所述多个孔沿竖直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呈一列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试块的长度为166mm,高度为100mm,厚度为25mm,所述水平面的长度为166mm,所述竖直面的长度为100mm,所述水平面、竖直面和斜面的宽度均为25mm,所述第一过渡面的长度为7.6mm,所述第二过渡面的长度为7.2mm;所述孔的数量为七个,相邻孔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1.68mm,所述七个孔中,最上端的孔的中心到竖直面上端的距离、最下端的孔的中心到竖直面下端的距离均为1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七个孔设置于竖直面宽度的中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为平底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加工方面简单,平底孔加工深度、垂直性及精度误差能有效保证;
平底孔加工深度在同一平面上,加工方面简单,平底孔加工深度、垂直性及精度误差能有效保证。
(2)实现坡口熔合线区域无盲区灵敏度全覆盖定量;
通过读不同深度的平底孔反射体的峰值采集,形成距离波幅曲线,可模拟反应不同声程范围的30°坡口面积型缺陷的灵敏度,可克服上下表面熔合线区域灵敏度盲区的问题,实现100%全覆盖灵敏度对比定量。
(3)试块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方便校准和复核;
试块相对于焊缝试块重量降低60%以上,方便检测人员携带至现场,可在现场进行灵敏度校准和复核工作。
(4)有一定的通用性,经济性强;
此类试块可适用于相类似声学性能的材料焊缝坡口未熔合检测,减少重复制作的费用,节省材料及制作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普通坡口未熔合超声检测灵敏度定量试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普通坡口未熔合超声检测灵敏度定量试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探头放置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孔各点位置显示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各点连成距离波幅曲线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 焊缝坡口、2'焊缝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1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门禁锁
- 下一篇:电视柜(2016BG‑TV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