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1489.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钱为明;罗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拓车镜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单元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在面积有限的陆地上,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普及化,路面的车辆密度逐渐攀升,造成行车环境日益恶化且常有交通事故发生。
行车时,常遇到后方来车在夜间这种光线微弱的行车环境之下打远光灯或在白天背对强烈阳光之情况,这些情况容易致使驾驶者之视线受到车内后视镜所产生的眩光影响,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众厂商遂发展出诸多具有防眩功能的后视镜。一般而言,可使后视镜达到防眩目功能的技术繁多。在后视镜结构中加入变色材料来改变出射光线的颜色达到防眩目的做法最为常用。
变色材料依据其驱动方式大致上可区分为电致变色材料、热致变色材料与光致变色材料。其中,以电致变色材料之应用最为广泛。电致变色的原理乃是透过改变材料的外加电压,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改变材料之顏色或穿透率。因此,一般电致变色元件之作法是在两片玻璃间夹入特定的电致变色材料,并透过玻璃之通电与否来改变电致变色材料之变色。
为了增加后视镜的用途,人们在后视镜上增加了显示单元,对显示单元的操控需要通过额外的按钮,从现有的后视镜来看,人们主要通过在后视镜壳体下方增加一排实体按键来对显示单元进行控制,这样严重影响了后视镜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 实现了一种轻薄的具有触控单元的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其包括一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结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变色后视镜单元,变色后视镜单元嵌入安装在壳体的结合部内,所述的变色后视镜单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一电位连接,还包括相对于第一导电层错位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设有触控单元。
所述的触控单元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上,所述的第二基板上设有感测电极层。
还包括一保护层,保护层设置在感测电极层上。
还包括一第一光传感器,第一光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对变色后视镜单元一侧的光亮进行检测,以及一第二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连接在壳体上,其对壳体背面的光亮进行检测。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上设有相同的开口,还包括一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开口内。
所述的壳体的另一侧设有摄像单元。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采用不透明反射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透过将变色材料设置于触控单元和变色后视镜单元之间,实现了后视镜与触控面板的整合,形成了厚度较薄且具有触控功能的变色后视镜,此外本实用新型更整合了显示功能,可以显示多项车辆信息供驾驶员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变色后视镜单元与触控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00为汽车后视镜,110为壳体,110a为壳体的一侧,110b为壳体的另一侧,112为结合部,120为变色后视镜单元,121为第一基板,122为第一导电层,123为电致变色层,124为第二导电层,125为触控单元,1251为第二基板,1252为感测电极层,1253为保护层,131为第一光传感器,132为第二光传感器,150为摄像单元,160为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其包括一壳体110,壳体靠近驾驶者的一侧指定为壳体的一侧,壳体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指定为壳体的另一侧,壳体110的一侧110a设有结合部112,结合部用于对变色后视镜单元进行承托,还包括用于控制变色后视镜单元进行工作的电路板160设置的变色后视镜单元与壳体之间;
还包括一个变色后视镜单元120,变色后视镜单元120嵌入安装在壳体的结合部内,所述的变色后视镜单元120包括第一基板121,所述的第一基板121可以为透光的基板,例如:玻璃、塑胶板等,优选的,第一基板121的透光率要大于75%,且第一基板的厚度在1-2毫米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拓车镜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拓车镜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1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安卓端GUI)
- 下一篇:三防手机(S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