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专用复合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0441.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刘金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普瑞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专用 复合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专用复合隔膜。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运用的十分普遍,目前的电子设备基本上通过锂电池进行存储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如:手机锂电池、平板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甚至是动力锂电池。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 , 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电池的种类不同,采用的隔膜也不同;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正、负极的设计往往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常常会出锂电池爆炸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锂电池在耐高温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而在电池试验检测过程非常的重要,在试验过程中电池的温度检测是保证后期电池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检测电池温度经常使用示温贴贴在电池表面,但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温度的显示不精确,且不能检测锂电池各个位置的温度,从而不容易检测出缺陷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专用复合隔膜,其具有便于实验室精确检查电池内部温度状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锂电池专用复合隔膜,包括基础膜,所述基础膜一侧面设有硫酸钡涂层,所述硫酸钡涂层上依次设有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所述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与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之间设有示温层,所述示温层由若干个示温条沿基础膜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示温条长度方向与基础膜长度垂直,所述基础膜另一侧面设有隔绝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示温带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变色,从而能在电池内时温度的提高使示温带的颜色加深,从而在对比色表,就能方便的检测电池内的各个位置的温度,当电池测试完毕后,人们拆卸出锂电池专用陶瓷隔膜后能观察示温带的颜色,从而进行精确的了解到设计的锂电池的缺陷位置,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示温带,防止锂电池内的电解液对示温带产生化学腐蚀作而导致示温带失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示温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隔绝层为弹性丙烯酸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丙烯酸涂层具有良好的弹性、放水性以及较强的遮盖力,从而有效的保护基础膜,提高基础膜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膜为PEPP复合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PP复合膜由PE和PP复合而成,具有防潮性、耐热性、拉伸强度高、阻隔性强,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膜上均布有若干个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孔能有效的提高了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的流动性,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解液在基础膜内进行倾斜的流动,从而减少对其他涂层的冲击,提高了其他涂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由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涂料均匀涂覆而成,所述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厚度为1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聚硅氧烷防腐层涂覆均匀,有效的保证各个位置的防腐效果相同,提高防腐作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由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料均匀涂覆而成,所述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厚度为3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层涂覆均匀,有效的保证各个位置的防腐效果相同,提高防腐作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丙烯酸涂层由弹性丙烯酸涂料均匀涂覆而成,所述弹性丙烯酸涂层厚度为2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丙烯酸涂层涂覆均匀,有效的保证各个位置的防护效果相同,提高防护作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升对基础膜的保护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2、提高电池各个位置温度的检测精确度;
3、避免示温带失效,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普瑞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普瑞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0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点连接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下一篇:一种无线实名验证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