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0294.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靳祖磊;孙立波;周军川;李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换流 等效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换流阀试验,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
背景技术
随着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展的加快,对直流输电核心设备直流换流阀的需求旺盛。目前对于直流换流阀的安装有的采用悬吊式电动葫芦吊装,吊装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且吊装的位置较高。而现有的直流换流阀一般有3种电压等级,电压等级的不同试验的电压也不同。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的直流换流阀对等效接地体的绝缘距离不同,进行不同的试验时要按照不同电压等级调整绝缘距离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按照不同电压等级进行绝缘距离的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的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该等效接地体可满足不同类型、电压等级的换流阀对绝缘距离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所述等效接地体包括:地电位板、移动平台和屏蔽帘;
所述地电位板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屏蔽帘挂设在直流换流阀的一侧。
所述地电位板包括矩形方管组成的框架和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铁丝网。
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万向轮。
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地电位板连接,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支撑杆以实现所述地电位板与直流换流阀之间距离的调整。
所述屏蔽帘包括传动机构和铁链帘。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上的细钢丝绳和摇把。
通过调节所述摇把调节所述屏蔽帘与直流换流阀之间的距离。
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管、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内的顶杆以及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管内,所述活塞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且二者在同一轴线上。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换流阀的对绝缘距离的需求,模拟试验过程的等效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生产的直流换流阀绝缘试验的等效模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在实验室环境下与现场阀厅环境下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试验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更好,更具说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的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链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电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直流换流阀;2:地电位板;3:移动平台;4:屏蔽帘;31:顶杆;32: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换流阀等效接地体的布局图,所述等效接地体包括:地电位板2、移动平台3和屏蔽帘4;
所述地电位板2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的上部,所述屏蔽帘4挂设在直流换流阀的一侧。
所述移动平台3包括铁管组成的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用于移动的万向轮。
所述移动平台3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地电位板2连接,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长短调整所述地电位板2与直流换流阀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地电位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地电位板2包括矩形方管组成的框架和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铁丝网。
所述屏蔽帘4包括传动机构和铁链帘。
如图3所示为所述铁链帘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上的细钢丝绳和摇把。
通过调节所述摇把调节所述屏蔽帘4与直流换流阀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管31、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内的顶杆32以及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管31内,所述活塞与所述顶杆32固定连接且二者在同一轴线上。
利用气缸的缸体与活塞之间的运动实现顶杆32与支撑管31之间的滑动,从而调节整体可调支撑杆的长度。采用气缸使得可调支撑杆的长度调节方便快捷,省力,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0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工频耐压测试仪移动的支架
- 下一篇:发光元件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