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刻度标识的灌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9987.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芬;林惠仙;郑盛;崔蔼琼;王建刚;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芬;林惠仙;郑盛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刻度 标识 灌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刻度标识的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目的的技术。根据灌肠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人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灌肠是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灌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行肠道手术的患者,可以减少感染,以及方便术中操作。操作中要求灌肠液面距肛门的高度为40—60cm,距离过高可能导致压力太大患者难以耐受,距离过低导致压力太小流入不畅。在传统的灌肠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护理人员则采用目测法(即经验判断法),缺乏精确性。且医护人员在灌肠操作中必须实时注意灌肠筒中的液面位置,保证灌肠筒中的液位高度,防止灌肠筒中的药液用完后患者体内进入空气,且保证液体压力均衡,但现有的灌肠筒的液面需要医护人员实时观察,稍不留意就容易流完导致患者体内进入空气。现有技术中的灌肠筒所连接的导管上设置有刻度,医护人员根据导管上的刻度进行灌肠筒中的液面与患者肛门之间的高度进行估测,由于患者自身体位的差异和软质导管的弯折倾斜等,导致估测误差较大,可能造成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刻度标识的灌肠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刻度标识的灌肠装置,包括支架、可调刻度尺机构、透明灌肠筒、导管、流速调节器;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竹节式的伸缩支杆、固定于所述伸缩支杆顶端的两端为挂钩的挂钩横杆;所述可调刻度尺机构包括刻度尺杆、固定于所述刻度尺杆顶端的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一侧的上套环、水平固定于所述上套环一侧的可伸缩的液位指示杆、套设于所述刻度尺杆上的活动套环、固定于所述活动套环一侧的下套环、水平固定于所述下套环一侧的可伸缩的肛门位置指示杆;所述可调刻度尺机构通过所述上套环和所述下套环平行固定于所述伸缩支杆的一侧;所述透明灌肠筒上均匀设置有刻度,所述透明灌肠筒的顶端固定有挂环,所述挂环挂设于所述挂钩上,所述透明灌肠筒的底部连通所述导管,所述导管上均匀设置有刻度,所述导管上固定有流速调节器;所述透明灌肠筒的顶面设置有加药口,所述透明灌肠筒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中控器、蜂鸣器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中控器、所述蜂鸣器及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中控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及所述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上套环套设于竹节式的所述伸缩支杆的最内侧的杆体上,所述下套环套设于所述伸缩支杆的最外侧的杆体上,且所述最外侧的杆体的顶端设置有止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套环、所述下套环以及所述活动套环内侧均固定有摩擦系数大的硅橡胶套;
优选的,可伸缩的所述液位指示杆的最内侧杆体的顶端和所述肛门位置指示杆的最内侧杆体的顶端均竖直设置有止位拉手;
优选的,所述加药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盖体;
优选的,所述刻度尺杆的零刻度线位于顶端,刻度向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带有止锁机构的万向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刻度尺机构的设置,可以针对不同体位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测量肛门到液面的垂直高度值,更为精确的把握液体的压力值;同时,随着灌肠的进行,液位有所下降,液位传感器、中控器以及蜂鸣器的相互配合,及时地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药液添加,保证药液压力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底座,101、万向轮,2、伸缩支杆,201、止位块,3、挂钩横杆,4、刻度尺杆,5、固定块,6、上套环,7、液位指示杆,8、活动套环,9、下套环,10、肛门位置指示杆,11、透明灌肠筒,12、挂环,13、挂钩,14、导管,15、流速调节器,16、加药口,1601、盖体,17、液位传感器,18、中控器,19、蜂鸣器,20、蓄电池,21、止位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芬;林惠仙;郑盛,未经高芬;林惠仙;郑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9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