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的灭弧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9624.0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洵初;管瑞良;孙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9/3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何艳,王晓霞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的灭弧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灭弧室通常要求具有较好的密闭性。如图1所示,灭弧室壳体1通常由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组合而成,再通过螺钉进行紧固。然而,对于高分断型断路器而言,灭弧室内瞬间产生的大量电弧高温气体作用于灭弧室壳体,会对灭弧室产生很大的气压力F,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气压力F使灭弧室壳体1产生变形,在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的贴合面处产生隙缝。该隙缝会影响灭弧室的灭弧性能,同时容易导致电弧喷出,引起相间短路,造成分断失败。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灭弧室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断性能高及高气压灭弧性能优异的密闭的灭弧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密闭的灭弧室,包括灭弧室壳体,所述的灭弧室壳体由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设置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贴合面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条为橡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条包括贴合部和安装部,所述贴合部和安装部相互垂直设置而使得密封条的截面形状呈T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贴合部装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贴合部装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由于橡胶密封条具有弹性,因此能有效填平灭弧室壳体贴合面处因制造公差而导致的不平整,使灭弧室壳体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其次,在分断过程中,即使左、右壳体之间的缝隙会因电弧高温气体作用而增大,但增设的橡胶密封条能有效补偿这种隙缝,并且密封条因受到电弧高温气体作用而能紧密贴合在灭弧室壳体的侧壁上,能进一步阻挡电弧高温气体沿灭弧室贴合面向外泄露,从而能极大地改善密闭性能,有效防止相间电弧短路,更有利于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C-C剖视图。
图中:1.灭弧室壳体、11.左壳体、12.右壳体、13.上出气通口、14.下出气通口;2.密封条、21.贴合部、22.安装部;3.动触头、31.动触头支架、32.动触头臂;4.静触头;5.灭弧栅片组、51.灭弧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所述的断路器通常包括分断单元,当断路器为三极断路器时,分断单元的数量有三个,当断路器为四极断路器时,分断单元的数量有四个。分断单元包括灭弧室壳体1和设置在灭弧室壳体1内的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双断点塑料外壳断路器(MCCB),即有一个动触头3(即两个动触头臂32)和两个静触头4。当然也可以采用单断点结构,即包括一个动触头3和一个静触头4,其具体的设置方式属于公知技术,并且不会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产生困惑,因而在这里不再赘述。所述的灭弧室壳体1包括左壳体11以及与左壳体11对称的右壳体12,所述的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通过模塑成形,彼此面对面设置并通过螺钉紧固而构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9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