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9415.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文凡;王学明;李小亭;朱永平;王虎长;张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H02G7/20;H02G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0 kv 高压 交流 回路 方案 结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工程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一条已建线路需要开断接入另一条线路的情况,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工程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开断点处的铁塔需要满足两种接线方案:近期接线方案(临时方案)和远期接线方案(永久方案)。当两种接线方案的线路走向差异较大时,传统做法是在开断点处再新建一铁塔以满足远期接线方案的要求。这样不仅需要新征塔基永久性占地,同时需新增基础混凝土和钢材用量,当近期线路方案向远期线路方案过渡时,施工难度较大,停电作业时间较长,经济性较差。若能设计一种兼顾近期、远期两种接线方案的多功能结合塔,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缩短停电作业时长,从而减小社会影响。
因此,开发适用于特高压永临接线方案的结合塔,尤其是当临时接线走向与永久接线走向差异较大时,是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能在满足近期和远期两种接线方案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由塔头、塔身和塔腿组成,所述塔头设置有四层横担,顶层为地线横担,下方三层为导线横担;每层横担由纵向横担和左右横担组成,每层左右横担的挂线点处设置有永久方案和临时方案两套挂点;三层导线横担的挂点外侧连接有跳线架。
进一步,纵向横担与左右横担位于同一水平面;纵向横担方向与左右横担方向垂直,俯视呈T字形布置。
进一步,四层纵向横担各设置一套临时方案挂点;四层左右横担各设置两套挂点,分别为临时方案挂点和永久方案挂点。
进一步,顶层的地线纵向横担的前后侧均设置一处地线挂点;三层导线纵向横担的临时方案挂线侧设置一处导线挂点,另一侧不设置挂点。
进一步,四层纵向横担通过螺栓与塔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在普通铁塔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四层纵向横担的方式代替了传统方案中新建一基铁塔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塔材用量;同时少征用一基铁塔的永久性占地,基础数量减少一半,节省了基础混凝土;在临时方案向永久性方案过渡时,与传统方案的新建铁塔再重新架线的工作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仅拆除四层纵向横担、卸除并架设单侧导线,施工作业难度减小,停电作业时长相应缩短;有效降低开断点铁塔的塔重及基础混凝土用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停电时长,提升经济效益,减小社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按照永久接线方案进行基础分坑,左右横担位于永久线路走向的角平分线上。当采用临时接线方案时,由于线条方向与左右横担的夹角太小,若将导线直接悬挂于左右横担,则由于塔身与导线净空距离太小,不能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因此,在塔身上增设纵向横担将导线撑出去,使导线悬挂点远离塔身,同时,纵向横担与左右横担及临时方案挂点配合使用以增大导线与塔身的净空距离,使之满足电气间隙要求。
在临时接线方案向永久接线方案过渡时,需卸除临时接线侧的导、地线,拆除四层纵向横担,保留四层左右横担和线路不变侧的导地线,将永久方案的导、地线悬挂在左右横担的永久方案挂点上,原来的临时方案挂点不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顶层地线横担俯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下方三层导线横担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地线左右横担挂点局部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线纵向横担挂点局部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左右横担挂点局部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纵向横担挂点局部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方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9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