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7643.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新根;李建伟;刘志平;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群仓滑模 施工 混凝土 料器 支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群仓滑模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在大型连体群仓中,筒仓之间的空间称为星仓。群仓滑模施工时,为了使混凝土浇筑时均匀摊铺到各个筒仓,需在星仓上搭设混凝土分料器,分料器集中荷载很大,滑模原有的平台不足以满足承载力,另一方面星仓作业平台面积较小且有其它机械设备,如滑模油压控制机、电焊机、配电箱等,因此需要在星仓上搭设一个更加稳定、能承受较大荷载的平台来支撑混凝土分料器。
混凝土分料器包括集料斗和多个导流槽,集料斗容积1.2m3,装满混凝土的集料斗的重量和上分料器自重之和达3t多,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对集料斗底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如果这些荷载集中施加在星仓平台上,容易造成星仓平台局部承载力不足,导致失稳等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可以很好的把混凝土分料器的荷载均匀分散在各个筒仓滑模门架的千斤顶上,消除集中荷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安装在四个筒仓之间的星仓平台上,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根主梁,所述主梁的端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置于各个筒仓的滑模门架上,两根主梁的交叉位置设置有平台板,混凝土分料器置于平台板上。
上述方案中,两根主梁的交叉位置还设有连接两根主梁的外侧次梁和内侧次梁,外侧次梁和内侧次梁之间还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平台板固定在所述外侧次梁和内侧次梁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为工字钢,所述外侧次梁、内侧次梁和连接板为槽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横梁焊接固定在各个筒仓的滑模门架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可以很好的把混凝土分料器的荷载均匀分散在各个筒仓滑模门架的千斤顶上,消除集中荷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分料器直接搭设在滑模平台上的难题,防止因滑模平台承载力不足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群仓滑模施工中,不单单用于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如果有其它重物需要堆放,也可用本方式搭设堆放平台。
3、该方式设置的支撑平台,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安装在四个筒仓之间的星仓平台上,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根主梁2,横梁1的端部设置有横梁1,横梁1置于各个筒仓的滑模门架7上,横梁1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各个筒仓的滑模门架7上,滑模门架7下部设有支撑的千斤顶。两根主梁2的交叉位置设置有平台板6,混凝土分料器安装在平台板6上。
两根主梁2的交叉位置还焊接两根主梁2的外侧次梁3和内侧次梁5,外侧次梁3和内侧次梁5之间还焊接有连接板4提高强度,平台板6焊接固定在外侧次梁3和内侧次梁5上方。主梁2优选采用工字钢,外侧次梁3、内侧次梁5和连接板4优选采用槽钢。平台板6优选采用花纹钢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群仓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分料器支撑平台安装完成后,可在该平台上直接搭设混凝土分料器钢管支撑系统,安装集料斗和导流槽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