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节气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7519.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谈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任益,邢黎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节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节气门。
背景技术
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上接空气滤清器,下接发动机缸体,被称为是汽车发动机的咽喉,气体进入进气管后会和燃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做功。节气门有机械拉线式和电子节气门两种,机械拉线式节气门是通过拉索(软钢丝)或者拉杆,一端连接油门踏板,另一端连接节气门连动板而工作;电子节气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发动机所需能量,通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来控制节气门的开启角度,从而调节进气量的大小。电子节气门因其控制精度较高而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电子节气门必须要有个带电机驱动模块的ECU控制器,才能控制节气门按程序设置运行,但这样的话,对ECU控制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部分发动机ECU没有足够合适的驱动模块,或者电机驱动模块另有他用,因此无法直接控制电子节气门。如新开发一款多路电机驱动模块的ECU控制器,则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标定工作量巨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控制系统的智能节气门,在满足节气门能够自动接收控制信号、从而使节气门能够顺利工作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节气门,包括阀主体,所述阀主体的外壁上通过外壳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阀主体内直流电机动作的控制器总成,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缆连接汽车ECU控制器的插头;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插头,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阀主体的直流电机受控端;
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集成在电路板上的主芯片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通讯模块以及用于采集阀主体磁钢信号的霍尔芯片和用于处理霍尔信号的输入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芯片模块的输入端,主芯片模块的输入端还通过通讯模块与插头连接,主芯片模块的输出端经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直流电机。
上述一种智能节气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有CAN总线接收端子、LIN信号接收端子以及PWM信号接收端子。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汽车ECU控制器之间仅通过插头连接,便能够接收ECU控制器发出的CAN、LIN命令或PWM信号,并能够在这些指令下完成阀片角度的自动调节,无需对汽车ECU控制器进行升级改动即可使节气门按照ECU控制器内部设置的工况进行工作,不仅满足了目前大多数ECU控制器没有合适电机驱动模块的现状,提高了节气门的通用性,而且还大大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器总成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器总成的结构框图。
其中:1.控制器总成,2.阀主体,3.插头,4.外壳,5.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智能节气门,其外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阀主体2和控制器总成1,控制器总成通过外壳4固定安装在阀主体外壁上,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与汽车ECU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阀主体的直流电机受控端,用于根据汽车ECU控制器指令和霍尔芯片的信号来控制阀主体内直流电机动作。
阀主体主要包括阀体、阀片、轴承、直流电机、回位弹簧、安装有磁钢的齿轮组等零部件。
控制器总成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电路板和插头;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电路板用于接收受控信号,并发出控制直流电机动作的指令;插头安装在外壳上,用于插装连接ECU控制器的电缆。
电路板上设置有主芯片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通讯模块、霍尔芯片和输入信号处理模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具体为:霍尔芯片用于采集阀主体上磁钢的位置信号,霍尔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芯片模块的输入端,主芯片模块的输入端还通过通讯模块与插头连接,主芯片模块的输出端经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直流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