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组齿形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7434.5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熊厚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黑一橡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G5/20 | 分类号: | F16G5/20;F16G5/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5 | 代理人: | 高宝新 |
| 地址: | 055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组 齿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组带领域,尤其是一种联组齿形带。
背景技术
联组齿形带由几条普通齿形带的顶面由连接层联为一体的齿形带组。它使各单根齿形带联成为整体,可使单根齿形带的非一致性振动互相抵消而减至最低。相邻两根齿形带上部内侧各有一段垂直面,使连接层与带轮外圆表面有足够的空间,可避免连接层与带轮发生摩擦及由于带轮外圆不规则而顶住或撕开连接层,并可容纳杂物。现有的联组齿形带缺陷在于单根之间容易与连接层脱落,这是由于包布与连接层胶粘结力不够导致。同时还存在使用过程中伸长和横向刚度不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组齿形带,解决了现有联组带连接层容易脱落,伸长和横向刚度不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组齿形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顶布层、连接层、帘线层、底胶层、凸齿和弹力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线层、底胶层、凸齿以及弹力布层组成单组齿形带,所述连接层将多个单组齿形带等距平行粘接为一体,所述顶布层粘接在连接层上;所述连接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覆盖若干根纵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而成,所述帘线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覆盖若干根纵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而成,所述底胶层与凸齿为一体结构,均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而成;所述凸齿上粘接弹力布层;所述凸齿齿横顶截面为半圆形;相邻两个凸齿接触处圆弧过渡;所述凸齿的高度为6.4mm,相邻凸齿之间的间隔为12.5mm,所述凸齿的纵截面两侧边呈38°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组齿形带内部的三元乙丙橡胶中加入了芳纶或尼龙66短纤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组齿形带内部的芳纶短纤维由帘线层内部芳纶硬线的表层芳纶硬线分散而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顶布层和弹力布层均采用高强力尼龙弹力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连接层和帘线层均填充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各组齿形带之间的凹槽底部陷入帘线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底胶层和凸齿采用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中加入了芳纶和尼龙66短纤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层有若干根纵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加强了联组齿形带的横向刚性,减小带体的横向变形。帘线层有若干根横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有效控制了带体的伸长率。连接层和帘线层均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填充使连接层与各组齿形带的连接更牢固,避免了采用不同材料连接层容易脱落的问题。凸齿由多条相切的圆弧连接而成以及确定了凸齿的高度和间隔距离,可以更好的适应相应带轮上的弯曲折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剖视图;
其中:1、顶布层;2、连接层;3、帘线层;4、底胶层;5、凸齿;6、弹力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顶布层1、连接层2、帘线层3、底胶层4、凸齿5和弹力布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帘线层3、底胶层4、凸齿5以及弹力布层6组成单组齿形带,所述连接层2将多个单组齿形带等距平行粘接为一体,所述顶布层1粘接在连接层2上;所述连接层2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覆盖若干根纵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而成,所述帘线层3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覆盖若干根纵向间隔设置的芳纶硬线而成,所述底胶层4与凸齿5为一体结构,均由三元乙丙橡胶聚合而成;所述凸齿上粘接弹力布层;所述凸齿5齿横顶截面为半圆形;相邻两个凸齿5接触处圆弧过渡;所述凸齿5的高度为6.4mm,相邻凸齿5之间的间隔为12.5mm,所述凸齿5的纵截面两侧边呈38°角。
优选的,所述单组齿形带内部的三元乙丙橡胶中加入了芳纶或尼龙66短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黑一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黑一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