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7192.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陈荣立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舒适 指标 测试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随着机器科技的进步,其应用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服装行业的智能化程度较低,未来机器人引入服装将带来巨大的行业结构变动。目前人们穿着的服装经过质量检测后进入市场,质量检测的主要指标时衣服布料的毒性,服装的穿着舒适度不在考量范围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必然会成为挑选服装的参考数据,目前市面上关于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的设备罕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机器人,通过在机器人上部设有透气检测器,所述机器人中部设有保温吸汗检测器,实现了机器人检测服装透气性能,保温性能和吸汗性能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上部、机器人中部和机器人下部,所述机器人上部设有透气检测器,所述机器人中部设有保温吸汗检测器;所述透气检测器包括鼓风部、莲蓬头和连接在莲蓬头端部的气压检测球,所气压检测球和鼓风部通过气管连接;所述保温吸汗检测器包括电热控制器、连接在电热控制器上层的硅胶片、设置在硅胶片上的排汗器和设置在排汗器上的湿度检测仪。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控制器包括电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控温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硅胶片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热片通过导线连接在控温器上。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汗器包括基布、设置在基布上表面的排管和连接在排管端部的活塞液缸,所述排管表面设有毛细孔。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液缸包括活塞部和缸体部,所述活塞不和缸体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液缸中装有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下底内设有插片,插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组合,从而划分盒内空间,达到收纳不同尺寸物件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有提手,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上盖顶部边缘设有凸台,能够固定叠放在上盖顶部的塑料盒,多个盒体叠放时,上盖的扣搭三和相邻盒体下底的扣搭一通过滑扣连接,从而紧固多个盒体,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检测器4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吸汗检测器5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机器人上部1,机器人中部2,机器人下部3,透气检测器4,保温吸汗检测器5,鼓风部6,莲蓬头7,气压检测球8,电热控制器9,硅胶片 10,排汗器11,湿度检测仪12,电热片13,温度传感器14,控温器15,基布 16,排管17,塞液缸18,活塞部19,缸体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服装舒适度指标测试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上部1、机器人中部2和机器人下部3,所述机器人上部1设有透气检测器4,所述机器人中部2设有保温吸汗检测器5;所述透气检测器4包括鼓风部6、莲蓬头7和连接在莲蓬头7端部的气压检测球8,所气压检测球8和鼓风部6通过气管连接;所述保温吸汗检测器5包括电热控制器9、连接在电热控制器9上层的硅胶片10、设置在硅胶片 10上的排汗器11和设置在排汗器11上的湿度检测仪12。
所述电热控制器9包括电热片13、温度传感器14和控温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硅胶片10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所述电热片13通过导线连接在控温器15上。
所述排汗器11包括基布16、设置在基布16上表面的排管17和连接在排管17端部的活塞液缸18,所述排管17表面设有毛细孔。
所述活塞液缸18包括活塞部19和缸体部20,所述活塞部19和缸体部20 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液缸18中装有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虚拟仿真的智慧校园教学装置
-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中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