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基板生产用间隔纸搬运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6186.2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慧;郑权;史伟华;王步州;李志军;刘忠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生产 间隔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用间隔纸搬运车。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包装过程中,自动上纸系统与取玻璃基板机器人轮流交替运转将玻璃基板和间隔纸相继放置在A型架上保存,间隔纸放置在托盘中,托盘设置在纸台组件上,当一个托盘没纸或者出现卡纸问题时,取纸机器人将从另一个托盘取纸,这时,需要一人先将空托盘抽出搭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然后,再由两名工人抓住间隔纸的四角将间隔纸从其存放区域搬运至上纸机。由于工人的长距离搬运间隔纸很容易发生间隔纸摆放不齐、边角折叠、撕裂等状况进而导致取纸机器人取纸失误、包装折纸等状况,影响正常包装生产,增加工人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用间隔纸搬运车,该搬运车能够避免人工搬运间隔纸时出现折叠、撕裂、摆放不齐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用间隔纸搬运车,所述间隔纸放置在托盘上,所述搬运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托盘滑入或滑出所述本体的导轨。
可选地,所述本体上具有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导轨包括分别固定在该两个侧壁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分别用于引导所述托盘的两侧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为对向布置的L型导轨。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
可选地,所述底座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构成所述矩形结构的四个边梁,以及呈十字形连接在四个边梁之间的中心梁。
可选地,所述搬运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顶部的把手,所述底座的后端沿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二支撑架,该第二支撑架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以形成所述把手。
可选地,所述把手上安装有橡胶保护套。
可选地,所述导轨为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的多组,以对应不同高度的不同所述托盘。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底面呈矩形结构,所述车轮为四个万向轮,该四个万向轮分别形成在所述矩形结构底部的四个直角处。
可选地,所述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操作人员将纸放在托盘上,在通过搬运车的运输,即能够实现间隔纸的运输。一方面,通过搬运车将间隔纸搬运至自动上纸机,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搬运间隔纸时导致的间隔纸边角折叠、撕裂、摆放不齐等问题;另一方面,搬运车本体底部的车轮使搬运车移动更轻便、快捷,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间隔纸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间隔纸托盘放置在搬运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间隔纸2 托盘
3 本体31底座
32第一支撑架33第一导轨
34第二导轨35把手
3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中,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高度方向”通常是在本公开提供的搬运车在正常工作时定义的,具体地指说明书附图1中Z的方向,以及其他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的上、下,而“宽度方向”是同时垂直高度方向和搬运车正常运行的前后方向的方向,具体地可以指说明书附图1中X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6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