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076.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飞;曹俊英;袁宇杰;刘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B14/10;F27B14/14;F27D1/18;F27D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中频 感应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的钨钼加热炉,是传统的电阻式加热,用钨丝缠绕在炉管外壁,钨丝通电短路产生热量传导给炉管上,炉管把热量传导给物料或工件上,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加热炉升温时间长,水平出料、进料过程中炉管易磨损,频繁停炉或开炉极易损坏炉管,且钨丝容易氧化,氢气耗电量大,维修不方便周期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炉体底座、加热体底座、后保温体组合、前保温体组合、钨坩埚和炉室保温体,在炉体底座的上部设有炉体,在炉体内部一侧设有后保温体组合,在炉体内部另一侧设有前保温体组合,在炉体内部的下部设有加热体底座,在加热体底座的上部设有炉室保温体,在炉室保温体的上部设有钨坩埚,所述钨坩埚设置为马蹄形,由感应线圈和耐火保温材料捣打为一体,在炉室保温体内设有感应加热线圈。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感应线圈为马蹄形线圈,采用方形紫铜管内部通水冷却。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炉室保温体的材料为刚玉或氧化铝空心球或氧化锆混合料。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孔组合。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氢气组合,在炉体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炉室通气组合。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后保温体组合、前保温体组合的材质均为氧化铝空心球。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的前部设有前炉门组合炉体,在前炉门组合炉体的一侧设有炉门气帘,在炉体的后部设有后炉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通过设置马蹄形的钨坩埚,升温较快,是传统电阻炉的五倍,水平出料进料过程中对炉管造成不了损坏,可任意频繁开炉停炉不会造成炉室保温体的损坏,由于炉室保温体外不设置钨丝,从而不用考虑氧化,炉体内不用氢气保护,氢气消耗量小,耗电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感应加热线圈;2、炉室保温体;3、钨坩埚;4、炉体底座;5、排气孔组合;6、氢气组合;7、加热体底座;8、后保温体组合;9、前保温体组合;10、炉室通气组合;11、前炉门组合;12、炉体;13、测温合件;14、炉门气帘;15、后炉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炉体底座4、加热体底座7、后保温体组合8、前保温体组合9、钨坩埚3和炉室保温体2,在炉体底座4的上部设有炉体12,在炉体12内部一侧设有后保温体组合8,在炉体12内部另一侧设有前保温体组合9,在炉体12内部的下部设有加热体底座7,在加热体底座7的上部设有炉室保温体2,在炉室保温体2的上部设有钨坩埚3,所述钨坩埚3设置为马蹄形,由感应线圈和耐火保温材料捣打为一体,在炉室保温体2内设有感应加热线圈1。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感应线圈为马蹄形线圈,采用方形紫铜管内部通水冷却。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炉室保温体2的材料为刚玉或氧化铝空心球或氧化锆混合料。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12的上部设有排气孔组合5。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12的外部一侧设有氢气组合6,在炉体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炉室通气组合10。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后保温体组合8、前保温体组合9的材质均为氧化铝空心球。
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炉体12的前部设有前炉门组合炉体11,在前炉门组合炉体11的一侧设有炉门气帘14,在炉体12的后部设有后炉门15。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中频感应加热炉,在使用时,将感应线圈和耐火保温材料捣打为一体,形成马蹄形的钨坩埚3,在炉室保温体2内设有感应加热线圈1,通过感应加热线圈1产生涡流使钨坩埚3锅发热,钨坩埚3的热量传导给物料或工件上,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设置排气孔组合5用于排出炉体12内的氢气,放置爆炸;设置氢气组合6,有效控制了氢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电弧熔炼炉的动力倾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熔炼炉的二次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