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块采样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4571.3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俊;冯卫良;侯敏;刘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潘朱慧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线束,具体是指一种电池模块采样线束,属于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模块采样线束,对信号采集点的固定一般采用焊接或螺栓拧紧的方式。其中,焊接方式是依靠熔融焊料将导线芯线和电池极柱或其引出结构连接;该方式接触内阻小,空间利用率高,但是连接可靠性较差,焊点需要涂胶或进行其他防护措施,且需要增加焊接工序和焊接设备。而螺栓拧紧的方式则是通过螺母旋紧以压住信号采样端子,使其与电池极柱接触;该方式具有良好的装配性,但在电池模块的组装过程中,必须控制螺母拧紧的状态,而且需要额外增加弹垫、平垫或防松螺母等附件,导致电池模块的重量增加,比能量降低。
近几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电池回收及其梯次利用领域。电池模块的可拆卸及重新利用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因此,电池模块采样线束具有可拆卸性,将有利于这一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采样线束,采用肩背式端子插入对插结构的方式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信号;采用插片式温度传感器和圆环式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模块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实现采样线束的可拆卸性,利于电池模块的梯次利用,降低制作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采样线束,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包含:导线束,可拆卸设置在电池模块上,具有多根导线芯线;接插件,连接设置在导线束的头端,并与电池模块的一端连接;多个肩背式端子,分别压接设置在导线束中的对应导线芯线的尾端,并与电池模块可拆卸连接,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信号;多个插片式温度传感器,分别压接设置在导线束中的对应导线芯线的尾端,并可拆卸设置在电池模块上,采集电池模块的表面温度信号;一个或两个圆环式温度传感器,压接设置在导线束中的对应导线芯线的尾端,并可拆卸设置在电池模块上,采集电池模块的温度信号。
根据电池模块的串联或并联连接方式,确定导线束的长度、各个肩背式端子的设置位置,以及各个插片式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位置。
所述的导线束中的每根导线芯线的头端在压接端子后插入接插件中的对应孔位,实现导线束与接插件的连接。
所述的电池模块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各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焊接跨接片实现连接;所述的单体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铅酸电池,镍金属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
所述的跨接片上铆接或焊接设置有多个对插结构,各个肩背式端子分别插入对应的对插结构内,以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信号。
所述的插片式温度传感器采用片状热敏电阻;通过将片状热敏电阻和导线芯线压焊在两个塑料薄片之间,实现插片式温度传感器与导线束中对应的导线芯线的连接。
所述的插片式温度传感器的外部设置有卡套,将该插片式温度传感器插入设置在卡套内后,再插入设置在电池模块的外壳的间隙中,以采集电池模块7的表面温度信号。
所述的圆环式温度传感器采用金属片;通过将金属片压接在圆环端子头部,并与导线芯线通过焊接连接,实现圆环式温度传感器与导线束中对应的导线芯线的连接。
所述的圆环式温度传感器通过螺栓拧紧固定设置在电池模块两端的拉板上,并与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连接片接触,以采集正负极连接片的表面温度信号。
所述的导线束嵌入设置在电池模块的外壳的线槽中,每间隔一段距离通过线夹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模块采样线束,采用肩背式端子插入对插结构的方式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信号;采用插片式温度传感器和圆环式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模块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焊接式采样线束不可拆卸的难题,为电池模块的梯次利用提供了便利;同时减少了螺栓拧紧式采样线束所附带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电池模块的制作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模块采样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肩背式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圆环式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插片式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模块采样线束设置在电池模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