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4202.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汪洪洋;黄冠龙;仇成伟;李兴华;范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辐射 方向 全金属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
背景技术
手机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是手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手机的时尚性、超薄性和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天线通常安装在手机壳体的内部,且其辐射出的电磁波为定向辐射,电磁波的最大增益辐射方向朝向手机壳体背面,如图2所示;由于人使用手机时,人的手掌握持手机背面,手掌对手机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的传播造成较大干扰,导致手机信号不良,降低了手机的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机天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电磁波的辐射方向的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包括整体形状为长方形的全金属天线本体,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的厚度均匀,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的厚度为4-10mm,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包括第一宽边、第二宽边、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其中第一宽边与第二宽边平行,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平行,且第一长边与所述第一宽边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长边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二长边上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和第一宽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的距离为5-8mm;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上还安装有第一可调电容和第二可调电容,所述第一可调电容和第二可调电容的最小值均为0.5pf,最大值均为1.5pf,所述第一可调电容的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一侧,第一可调电容的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可调电容的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一侧,第二可调电容的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侧,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上还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靠近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缝隙到第一宽边的距离小于第一缝隙到第二宽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缝隙到第一宽边的距离小于第二缝隙到第二宽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的长度为142mm,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的第一宽边和第二宽边的长度为70mm,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的厚度为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可调电容和第二可调电容的电容值,能够调整手机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方向,将电磁波的最大增益方向调整为朝向手机壳体侧面,从而大大减少人手对电磁波的干扰,提升手机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手机天线的电磁波辐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一实施例的电磁波辐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应用时一实施例的回波损耗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全金属天线本体;101、第一宽边;102、第二宽边;103、第一长边;104、第二长边;2、第一缝隙;3、第二缝隙;4、第一可调电容;5、第二可调电容;6、馈电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辐射方向的全金属天线,包括整体形状为长方形的全金属天线本体1,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1的厚度均匀,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1的厚度为4-10mm,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1包括第一宽边101、第二宽边102、第一长边103和第二长边104,其中第一宽边101与第二宽边102平行,第一长边103与第二长边104平行,且第一长边103与所述第一宽边101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长边103上开设有第一缝隙2,所述第二长边104上开设有第二缝隙3,所述第一缝隙2、第二缝隙3和第一宽边101相互平行;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1上还安装有第一可调电容4和第二可调电容5,所述第一可调电容4和第二可调电容5的最小值均为0.5pf,最大值均为1.5pf,所述第一可调电容4的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缝隙2的第一侧,第一可调电容4的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缝隙2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可调电容5的第一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缝隙3的第一侧,第二可调电容5的第二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缝隙3的第二侧,所述全金属天线本体1上还设有馈电点6,所述馈电点6靠近所述第二缝隙3的第二侧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未经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