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防辐射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3461.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伟;任武;朱永涛;刘太刚;申杰奋;毕彦平;申克杰;王娇;王浩宇;孔伟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防辐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罩,具体涉及一种CT防辐射罩,属于医疗防辐射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医学的发展,CT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CT检查已经成为大多数病人的常规检查,由于CT检查对病人的X线辐射剂量比X线平片大很多,现代医学对于病人检查时的辐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医疗知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检查防护认识也不断提高,通过不断提高对病人的CT检查辐射防护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辐射,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现在各医院为了病人减少扫描野以外部位辐射,让病人扫描野以外用铅皮包裹减少辐射,一部分做CT检查的病人十分虚弱,而铅皮较重,这样病人很不方便,医务人员给病人包裹铅皮也很麻烦,增加了病人检查时间,同时降低了检查效率,而且浪费医务人员体力,临床中在给病人进行头部CT检查时,病人的躯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必要的辐射,危害人体的正常组织器管,给病人带来恐慌和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在做CT检查时不能保护被检查者非受检部位的问题,提供一种CT防辐射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防辐射罩,包括床体、底座、液压马达、容腔、滑动凹槽、滚轮、支撑柱、保护罩、弧形口、隔离条、缓冲垫和传送带,所述床体的底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床体的内部设有所述容腔,所述容腔的内部设有所述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的一端设有所述缓冲垫,所述滑动凹槽的表面设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一端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所述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有所述弧形口,所述弧形口的表面设有所述隔离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保护罩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罩和所述隔离条均采用铝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为橡胶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旋转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依靠所述控制终端控制旋转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驱动滑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还装置可以使得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保护患者非受检部位不被X射线照射,解决了现有的床体不具有遮挡或者不能全部遮挡患者非受检部位的缺陷,通过液压马达和保护罩的传动连接可以手动控制该保护罩可以移动至指定位置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底座;21、液压马达;3、容腔;4、滑动凹槽;5、滚轮;6、支撑柱;7、保护罩;71、弧形口;72、隔离条;8、缓冲垫;9、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防辐射罩,包括床体1、底座2、液压马达21、容腔3、滑动凹槽4、滚轮5、支撑柱6、保护罩7、弧形口71、隔离条72、缓冲垫8和传送带9,床体1的底端设有底座2,床体1的内部设有容腔3,容腔3的内部设有滑动凹槽4,滑动凹槽4的一端设有缓冲垫8,滑动凹槽4的表面设有滚轮5,滚轮5的一端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端设有保护罩7,保护罩7的一侧设有弧形口71,弧形口71的表面设有隔离条72,还装置可以使得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保护患者非受检部位不被X射线照射,解决了现有的床体1不具有遮挡或者不能全部遮挡患者非受检部位的缺陷,通过液压马达21和保护罩7的传动连接可以手动控制该保护罩7可以移动至指定位置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3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接超细半硬电缆的连接器
- 下一篇:堵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