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品船甲板传感器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3420.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念;臧大伟;石云胜;张书杰;董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品 甲板 传感器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甲板传感器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化学品船甲板传感器本体保护、数据观测的保护罩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品船甲板面上安装有各种功用的传感器,船舶在航行时,存在不利于传感器寿命的各种因素有很多,海上风浪打击,海水、雨水腐蚀等,并且甲板上传感器经常需要校准与检修。传统传感器保护罩由钢板拼焊而成,直接焊接在甲板上,在对传感器进行数据观测和拆卸维修时,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视、可拆式的化学品船甲板传感器保护罩,目的在于对甲板上的传感器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为船员对传感器的操作及维护提供便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品船甲板传感器保护罩,包括:侧壁由圆弧面及平面构成的罩体;
所述罩体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若干螺栓孔,并通过配合设置的紧固螺栓及螺母与焊接于甲板上的角钢支座紧固连接;所述角钢支座与甲板之间焊接垫板;
所述罩体顶部设置观察口,并配合设置观察口盖,所述观察口盖的一边与所述罩体顶壁铰接;所述观察口盖外围设置紧固结构,与所述罩体紧固;
所述观察口盖顶部设置把手。
优选方式下,所述罩体圆弧面侧壁的弧度为240度。
优选方式下,所述罩体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三个螺栓孔。
优选方式下,所述所述观察口盖的一边与所述罩体顶壁通过合页连接,实现开启与闭合的目的。
优选方式下,所述罩体上部设置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外侧铰接羊角螺栓,所述观察口盖外围配合设置的卡固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保护罩体设计为240度圆弧形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甲板保护罩的迎浪面积,节约甲板空间。
2、本实用新型圆弧形罩体通过紧固件把合在甲板支座上,维修传感器时,拆装其保护罩无需进行切割、焊接工作,不会破坏甲板和舱内涂装,缩短了拆装时间,减少施工步骤。
3、本实用新型观察口盖结构简单,开启方便,提高了数据监测效率。
4、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均采用镀锌处理,表面刷防锈漆,提高耐腐蚀性,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保护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保护罩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保护罩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罩体,2是角钢支座,3是紧固螺栓,4是螺母,5是羊角螺栓,6是把手,7是观察口盖,8是垫板,9是合页,10是传感器,11是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化学品船甲板传感器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侧壁由圆弧面及平面构成的罩体1,罩体1圆弧面侧壁的弧度为240度。罩体1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三个螺栓孔,并通过配合设置的紧固螺栓3及螺母4与焊接于甲板11上的角钢支座2紧固连接;角钢支座2与甲板11之间焊接垫板8;罩体1顶部设置观察口,并配合设置观察口盖7,观察口盖7的一边与罩体1顶壁通过合页9连接,实现开启与闭合的目的。罩体1上部设置连接片,连接片外侧铰接羊角螺栓5,观察口盖7外围配合设置的卡固片。观察口盖7顶部设置把手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保护罩1安装在传感器10外侧,通过焊接垫板8焊接在甲板11上,通过紧固螺栓3、螺母4连接角钢支座2以及圆弧形罩体1,圆弧形罩体1顶部焊接有观察口盖7,圆弧形罩体1与观察口盖7经由羊角螺栓5松开与锁死。通过合页9连接观察口盖7与罩体1,观察口盖7顶端焊有把手6,通过合页9实现开启与闭合的目的。
本保护罩装置,除去标准外部购买件外,其余零部件制作后,锐角倒钝,去毛刺,打磨光顺。零部件均采用镀锌处理,表面刷防锈漆,提高耐腐蚀性,增加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3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