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识别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2237.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俞骁;王子武;郭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2 | 分类号: | H01L33/52;H01L33/54;H01L2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识别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识别光源。
背景技术
红外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电特性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的技术。红外识别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好且具有夜间工作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穿透力强、隐蔽性好、信息识别安全性高等特点。现广泛应用于战场目标敌我识别、复杂环境人员搜救、工矿业生产安全等领域。红外识别光源是红外识别技术的关键器件。红外识别光源的光源尺寸、发光角度、发光强度等特性直接影响了红外识别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红外识别光源采用未加装反射镜或者加装聚光反射镜两种光源,一般红外光源尺寸较小,大约在十几个毫米左右。一般的红外光源的发光角度一般不会大于120°,有效发光面积较小,所以发光强度较弱,传输距离一般在五百米左右。这样的光源在战场目标敌我识别领域、复杂环境人员搜救、工矿业生产安全应用范围有限,不能在远距离、大仰角的情况下使用,极大的阻碍了系统的适用性。
采用灯塔结构红外光源阵列模块,此模块具有较大发光角度,较大发光强度,但是此模块带有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驱动电路,体积较大,不宜小型化且不易便携,在复杂的战场目标敌我识别、复杂环境人员搜救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大发光角度、较强发光强度的小型红外光源,以克服现有红外光源发光角度小,发光强度弱,体型较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识别光源,包括:光源芯片、基板、支架和底板;
所述支架至少有两个面上各设有一基板,每块基板设有至少一光源芯片;所述支架还有一个面设有底板;
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每个第一连接点都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点导通;
所述光源芯片上的电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用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底板上的电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用第二导电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管脚,其中第一管脚与所述底板上的所有正极导通,第二管脚与所述底板上的所有负极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的材质包括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形状为棱台、棱锥或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采用金属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件采用导线或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芯片、基板、支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粘合连接或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底板构成一封闭式空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合理的分配多个光源芯片空间位置排布,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光角度;由于增加了多个光源芯片,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并且电路简单易实现,结构小巧,易于携带。该红外识别光源可以实现较大发光角度、较大发光强度的特点,且尺寸相对较小,广泛应用于战场目标敌我识别、复杂环境人员搜救、工矿业生产安全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红外识别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红外识别光源基板与光源芯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红外识别光源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红外识别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连接点、101-基板、102-第二连接点、103-光源芯片、104-支架、105-电极、106-底板、107-管脚、108-灯罩、109-第一导电件、110-电极、111-第二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对红外识别光源的结构与连接关系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2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接入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