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0663.4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杰;潘传杰;许增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21B1/13 | 分类号: | G21B1/13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覆盖 液态 锂膜流 结构 | ||
1.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包括底壁(4),中间底壁(2),管道(3)及侧槽道壁(5)组成,其特征在于:本结构整体为一个凹槽,中间底壁(2)和底壁(4)之间的区域为管道(3),中间底壁(2)上设置有若干圆形贯穿孔,以便液态金属锂由圆孔流入中间底壁(2)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倾斜布置,使底壁(4)倾斜,倾斜角度为10°-80°,液态金属锂从倾斜起来的顶端即本装置的入口端流入,一部分液态金属锂通过中间底壁(2)与底壁(4)之间的管道(3)流动,同时在入口端中间底壁(2)上方也有液态金属锂流入,从而与中间底壁(2)贯穿孔流出的液态锂相互混合形成完全覆盖中间底壁(2)的锂膜流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壁(2)上的贯穿孔直径为1-3mm;液态金属锂流动方向垂直的相邻两个贯穿孔中心间距d4为4-6mm;沿流动方向相邻两排的圆孔中心距离d5为4-8mm;流动方向为纵向,纵向相邻两排之间相邻的两圆孔中心的距离d6为贯穿孔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壁(4)与中间底壁(2)之间的管道(3)的液态金属锂流入的流速V1范围为1m/s至5m/s,中间底壁(2)上方的液态金属锂流入的流速V2范围为1m/s至5m/s,另V1需大于V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槽道壁(5)的厚度为1-3mm,材料为铁素体钢或钒合金;
底壁(4)及中间底壁(2)的宽度d3为100-1000mm;
底壁(4)及中间底壁(2)的间距d2为3-10mm;
中间底壁(2)上方锂膜流层(1)的厚度d1范围为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06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集成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PCB板的晶体管固定连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