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0314.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建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H01R13/71;H01R13/639;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500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锁 安全 插头 插座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些涉及一种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尤其是一种能将带电金属隐藏安装在从外面接触不到的插座绝缘外壳面板背面的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插头、插座是由金属插套和金属插销构成、直的金属插销直接插入金属插套接通电源供用电设备运行、这种直接插入方式存在容易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而且容易掉落,为了插入后接触良好和稳定不掉落、金属插销都做得很长,原材料用量多,甚至为防止掉落有的还加装了螺栓加固。裸露的插座孔洞直接能望见里面带电的金属、对年幼无知儿童出于好奇用金属物插入带电的插座孔洞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防止用金属接触到插座带电金属插套发生危险,人们不惜增加成本在插座内安装了单层或双层保护门、一种将裸露的插座孔洞中带电金属插套遮蔽起来的活动部件,由于遮蔽时活动保护门是从插座孔洞两边靠弹簧弹力向中间合拢、而插头插销插入时的推力不是直接压在弹簧上而是压在保护门边上、经检查时间长一点的保护门很多已经损坏失去对带电金属插套遮蔽起来的作用,为此有的插座还安装了防触电智能电路、单独插入任何一极不会触电、但是当L、N极同时插入金属时还是会发生火灾和触电事故。这种直接插入导通、拔出断开方式、凡是只要能直接插入插头同样也能直接插入其他金属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如果不注意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更是存在触电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插头、插座这种直接插入、拔出方式和插座孔洞与里面带电的金属直通、插头插销插入时的推力不是直接压在弹簧上而是压在保护门边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该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定位保护门和弹簧伸缩同插头插入、拔出方向一致,直通的插座孔洞里面也没有带电的金属、就是所有插座孔洞同时直接插入金属件都不会触电,湿手插拔电源插头也无触电危险,接触良好、不会掉落,而且节约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插座包括绝缘外壳、带接线端的载流静金属接触片、带接线端的接地静金属接触片、定位保护门、弹簧,底板、带接线端的2片载流静金属接触片和带接线端的1片接地静金属接触片按60度均布一端穿过导管壁安装孔安装在插座绝缘外壳面板背面与同样按60度均布的插头插入孔位置分开60度、另一端与接线端连接、定位保护门与弹簧连接、弹簧安装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3孔反锁式安全插头和插座组件,插头包括有前端带导引头的插头、密封圈、线箍、带接线端的2片载流动金属接触片、带接线端的1片接地动金属接触片、紧固塞,插头前端带导引头、带接线端的2片动金属接触片和带接线端的1片接地动金属接触片按60度均布安装在导引头反面,从导引头中心前至插头末开一锥形直通穿线孔、穿线孔与导引头背面的带接线端的动金属接触片安装孔相通,插入安装孔中的带接线端的动金属接触片一端连接导线、导线套上线箍从导引头中心前端穿入带锥形穿线孔插头末端穿出、线箍受到锥形穿线孔缩小的阻力锁紧导线,导线入口导引头中心孔用紧固塞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有插座孔洞同时直接插入金属件都不会触电,插座定位保护门和弹簧伸缩同插头插入、拔出方向一致,使用寿命长、断开电源时将插头转动角度至插入孔位置、弹簧带动定位保护门回位、不需拉力插头也能自动向外弹出,解决了直接插入拔出式插头错拉断电线的不安全问题,就是湿手插拔电源插头也不会触电,接触良好、不会掉落,结构简单、与相同质量的直接插入拔出式、插头、插座比较节约原材料20%-5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插座按60度均布的2片载流静金属接触片插入孔和1片接地静金属接触片插入孔位置、虚线是按60度均布安装在插座绝缘外壳面板背面的带接线端的2片载流静金属接触片和1片带接线端的接地静金属接触片位置。
图2是插座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插座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插头平面示意图。
图6是插头插入插座剖面连接示意图。
图7插头插入插座平面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建社,未经龙建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0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