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放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0205.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8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钟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鲁江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7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放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鱼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放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水资源开发进度加快,各大流域拦江大坝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水利枢纽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连通的河流,对鱼类及其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过鱼设施作为缓解水利工程阻断问题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有的多数过鱼设施通常都需要机械动力系统,能源消耗大,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的集放鱼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放鱼装置,包括集放鱼斗和底座,所述集放鱼斗主要由集鱼室、放鱼室和阀门机构组成,集鱼室位于放鱼室的上方,集鱼室与放鱼室之间具有闸口,阀门机构主要由垂直穿过闸口的阀杆和设置在阀杆顶部的阀门组成,放鱼室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用于将集鱼室中的鱼放生到河中的放鱼口,放鱼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阀杆垂直上下移动的阀杆导向支撑部;
所述底座主要由底座本体、开设在底座本体顶部且便于阀杆垂直穿过的通孔、位于底座本体中可顶动阀杆的水平浮杆、两个对称设置在水平浮杆两侧且穿出底座本体顶部的竖直浮杆以及两个设置在竖直浮杆顶部的浮球;
当将底座置于水中时,水平浮杆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对阀杆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阀杆在推力作用下垂直向上移动,阀门脱离闸口,阀门打开后,集鱼室中的鱼落入到放鱼室中并从放鱼口处流到河中。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鱼室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避免鱼从集鱼室顶部漫出去的溢流孔。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限定集放鱼斗位置的集放鱼斗导向套。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本体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引导竖直浮杆垂直上下移动的浮杆导向套。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提高阀门与闸口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圈。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鱼室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起吊设备配合使用的起吊环。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闸口上部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限定阀门位置的阀门导向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集放鱼装置不需要机械动力系统,不存在机械能的损耗,节约能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底座中的水平浮杆在受到水流浮力作用后转而对集放鱼斗中的阀杆起到推力作用,阀门打开后实现运鱼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
图1是集放鱼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集放鱼斗和底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集鱼室;1-1、溢流孔;2、放鱼室;2-1、放鱼口;2-2、阀杆导向支撑部;3、闸口;4、阀杆;5、阀门;6、底座本体;6-1、集放鱼斗导向套;6-2、浮杆导向套;7、通孔;8、水平浮杆;9、竖直浮杆;10、浮球; 11、密封圈;12、起吊环;13、阀门导向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见图1~3,集放鱼装置,包括集放鱼斗和底座,集放鱼斗主要由集鱼室1、放鱼室2和阀门机构组成,集鱼室1位于放鱼室2的上方,集鱼室1与放鱼室2 之间具有闸口3,阀门机构主要由垂直穿过闸口3的阀杆4和设置在阀杆4顶部的阀门5组成,放鱼室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用于将集鱼室1中的鱼放生到河中的放鱼口2-1,放鱼室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阀杆4垂直上下移动的阀杆导向支撑部2-2;底座主要由底座本体6、开设在底座本体6顶部且便于阀杆4 垂直穿过的通孔7、位于底座本体6中可顶动阀杆4的水平浮杆8、两个对称设置在水平浮杆8两侧且穿出底座本体6顶部的竖直浮杆9以及两个设置在竖直浮杆9顶部的浮球10;当将底座置于水中时,水平浮杆8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对阀杆4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阀杆4在推力作用下垂直向上移动,阀门5脱离闸口3,阀门5打开后,集鱼室1中的鱼落入到放鱼室2中并从放鱼口2-1处流到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鲁江,未经钟鲁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0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质检测电路及画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