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9904.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程市君;王鲜;王琼;李荆州;陶风;马小平;田学虎;花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隔离 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属油气井井下作业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在气井中常有烃类凝析液或地层水流入井底。当气井产量高、井底气液速度大而井中流体的数量相对较少时,水将完全被气流携带至地面,否则,井筒中将出现积液。积液的存在将增大对气层的回压,并限制其生产能力,有时甚至会将气层完全压死以致关井。造成油气产量出现幅度下滑现象,为了恢复油气产量,提高水气藏的采收率,就需要油管内延伸气举技术。
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在油管内延伸气举技术等工艺上用处较多,目前市场上同类型的隔离封隔器普遍承压能力较低、内孔较小、结构复杂、坐封压力大,且无法确定其在井下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坐封力较小,双锁环,确保密封胶筒被充分压缩,维持坐封力持续有效。双胶筒结构设计,承压能力高,保证胶筒在套管内的承压效果,内通径大且具有自验封功能的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它由中心管、上接头、下接头、密封胶筒A、密封胶筒B、上导环、下导环、中间活塞和连接套构成,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上接头和下接头,其特征在于:中心管的中部通过活塞套装有中间活塞,中间活塞和上接头之间设置有上导环,上导环和上接头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胶筒背圈A安装有密封胶筒A,上导环和中心管径向之间设置有锁环A,锁环A一侧的中间活塞和中心管之间通过限位半环A装有上活塞和密封环A;活塞套和下接头之间的中心管上通过下导环装有连接套,下导环与下接头之间的中心管上通过对称设置的胶筒背圈B安装有密封胶筒B, 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一侧的中心管上通过限位半环B装有密封环B,凸台另一侧的中心管与连接套之间通过下锁环套装有锁环B;所述的中心管上设置有传压孔A、传压孔B和传压孔C。
所述的中间活塞与活塞套通过剪切销钉A连接固定,中间活塞和上导环螺纹连接。
所述的锁环A为C形结构,锁环A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单向棘齿,与锁环A连接处的上导环内侧和中心管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锁环A棘齿相适配的锯齿,锁环A通过棘齿与锯齿分别与上导环和中心管啮合连接,在锁环A凹口处的中心管上设置有限位钉A,限位钉A与锁环A滑动连接。
所述的上活塞和上导环通过剪切销钉B连接固定,上活塞和限位半环A接触连接,限位半环A与密封环A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活塞套螺纹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与下导环螺纹连接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
所述的密封环B与限位半环B螺纹连接,密封环B的另一端与凸台接触连接。
所述的锁环B为C形结构,锁环B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单向棘齿,与锁环B连接的下锁环套内侧和中心管外侧分别设置有与锁环B棘齿相适配的锯齿,锁环B通过棘齿与锯齿分别与下锁环套和中心管啮合连接,在锁环B凹口处的中心管上设置有限位钉B,限位钉B与锁环B滑动连接。
所述的密封胶筒A由中间胶筒A和边胶筒A构成,中间胶筒A的两侧对称贴合设置有边胶筒A,边胶筒A与胶筒背圈A的内侧贴合接触。
所述的密封胶筒B由中间胶筒B和边胶筒B构成,中间胶筒B的两侧对称贴合设置有边胶筒B,边胶筒B与胶筒背圈B的内侧贴合接触。
所述的传压孔A设置在上活塞和限位半环A的连接处,传压孔B设置在中间活塞和活塞套的径向连接处,传压孔C设置在密封环B和凸台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过油管的隔离封隔器通过剪切销钉A的剪断来启动坐封,通过上活塞和中间活塞两级向左挤压左侧密封胶筒A,密封胶筒A为三级胶筒结构,增大了胶筒的承压能力,活塞套和连接套两级向右挤压密封胶筒B,实现封隔器的坐封,坐封完成后,往中心管中继续泵压,当压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剪切销钉B被剪断,上活塞向左运动,使上活塞处设置的密封圈脱离密封面,失去密封效果,继续往中心管中泵压,此时就能测试左右两组密封胶筒的密封性能,实现封隔器的自验封,确保封隔器有效坐封,安全生产,解决了现有封隔器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且无自验封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C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D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9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