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内窥镜及其同心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9672.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侯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B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内窥镜 及其 同心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腔内窥镜,还涉及一种口腔内窥镜的同心固定件。
背景技术
口腔是人体中很重要的结构,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口腔内窥镜在各大医院和门诊中应用也越来越广。口腔内窥镜是特殊构造的成像镜头,可以伸入口腔,在计算机或电视屏幕上显示清晰及放大图像。在内窥镜系统的协助下,口腔医师能更好地发现软硬组织上发生的病变。并能让患者直观地、全面地了解自己口腔牙齿表面的污渍、菌斑、牙结石以及牙龈炎等这些平时自己无法看到的牙病和牙齿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口腔内窥镜由成像镜头摄取口腔细节,成像于图像传感器上,经过光电转换和图像信号处理后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清晰放大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其不足之处在于,为了能够获取清晰的口腔图像,图像传感器和成像镜头在组装时必须同轴线安装,为此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组装调试,导致口腔内窥镜组装和调试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口腔内窥镜及其同心固定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口腔内窥镜组装、调试不便,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腔内窥镜,包括中空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同心固定件和成像镜头;
所述同心固定件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成像镜头的镜头安装孔,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图像传感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与镜头安装孔相连通,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图像传感器的安装通道;
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成像镜头通过同心固定件同轴线设置;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成像镜头相对应的探照孔。
所述图像传感器采用CCD图像传感器。
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卡扣与同心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包括分列于安装通道两侧的卡板,所述卡板与同心固定件的端面之间设有限制图像传感器轴向移动的限位槽。
所述镜头安装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成像镜头外周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所述同心固定件的外表面还设有卡槽,所述壳体内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卡接于卡槽内。
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探照手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同心固定件,所述同心固定件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成像镜头的镜头安装孔,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图像传感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与镜头安装孔相连通,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图像传感器的安装通道。
所述同心固定件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图像传感器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分列于安装通道两侧的卡板,所述卡板与同心固定件的端面之间设有限制图像传感器轴向移动的限位槽。
所述同心固定件的外表面还设有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同心固定件实现图像传感器和成像镜头的同轴线设置,使口腔内窥镜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实现口腔内窥镜的快速组装调试,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同心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探照手柄;2、图像传感器;3、同心固定件;3a、卡板;3b、容置槽;3c、安装通道;3d、卡槽;3e、镜头安装孔;3f、限位槽;4、成像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中空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的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2、同心固定件3和成像镜头4。
壳体1由探照头罩壳和探照手柄1a组成,探照头罩壳上开设有探照孔,用于成像镜头4采集口腔图像使用。
图像传感器2和成像镜头4通过同心固定件3同轴线设置。
同心固定件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成像镜头4的镜头安装孔3e,镜头安装孔3e内壁设有内螺纹,成像镜头4外周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9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接触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二组大功率继电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