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860.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居山;赖贞澄;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朗格思特供热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F16L11/14;F16L59/02;F16L5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盘卷 柔性 聚氨酯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输送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使用的保温管道,工作管道基本是钢制、硬塑材质,没有柔软性,外护管按标准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柔软性不足,尤其DN150以下规格的小口径管道,都是采用钢管外包塑胶棉,然后缠绕塑胶带,导致的问题是,管道连接的截断面多,接口多,保温效果不佳,在进入房地产室内的最后一段造成百姓不能享受到能源的高耗费成果,且管道施工粗糙,管网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其组成包括:柔性工作管,所述的柔性工作管外涂覆有聚氨酯保温层,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外侧具有同材质螺旋线状隆起,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外侧包覆有柔性外护管,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所具有的螺旋线状隆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的柔性工作管可为铜管或铝管或塑胶管,聚氨酯保温层由异氰酸酯、多元醇等组合原料混合制成,所述的柔性外护管可为塑胶或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所要解决的就是保温管道不能随弯就弯,盘卷运输和保管,管道截断率高,保温效果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能够实现大弧度、小角度的转弯,可以直接弯曲实现,不需要截断再转弯连接的问题,生产时可直接盘卷在滚轴上,运输保管及其便利;室内的温度保持的高,节省了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保温效果由于截断少,管道连续性长,所以温度保持好,保温效果佳,节省能源,管网寿命长,工作管道耐热性120度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和目前对比,现在使用的保温管道,工作管道基本是钢制、硬塑材质,没有可盘卷的柔性,外护管按标准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管道结构导致弯曲性不足,尤其小口径管道,都是采用钢管外包塑胶棉,然后缠绕塑胶带,导致的问题是管道截断面多,接口多,保温不佳,能源高耗浪费,管道接头多施工粗糙,致使末梢管网寿命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端面)。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立体)。
图中:1 —柔性工作管;2 —聚氨酯保温层;3 —柔性外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其组成包括:柔性工作管,所述的柔性工作管1外涂覆有聚氨酯保温层2,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外侧具有同材质螺旋线状隆起,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外侧包覆有柔性外护管3,所述的聚氨酯保温层所具有的螺旋线状隆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的柔性工作管可为铜管或铝管或塑胶管,聚氨酯保温层由异氰酸酯、多元醇等组合原料混合制成,所述的柔性外护管可为塑胶或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的生产使用方法,所述的可盘卷的柔性聚氨酯保温管,采用的结构是柔性结构的聚乙烯外护管或长效塑胶外护管,具有可任意弯曲的柔韧性;聚氨酯塑料泡沫保温层采用的是软体的高密度的聚氨酯组合料;工作管道采用铜管、铝管、塑胶管道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其具有极强柔性的可弯曲盘卷的工作管道;由于外护管和工作管道采用的都是可弯曲盘卷的柔软管道,所以,在遇到转弯的施工需求时,不需要截断再连接,直接弯曲即可实现转弯;运输与保管及其便利;其组成为:由可弯曲的柔性结构的塑胶、聚乙烯外护管、软体聚氨酯塑料泡沫保温层、可盘卷弯曲的工作管道组成;其结构为:外护管、保温层、工作管道三位一体的保温管道结构;外护管与工作管道之间实现均匀的同心距离,保证保温效果一致;工作管道耐热性120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朗格思特供热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朗格思特供热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