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559.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智洋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转 死角 高效 化工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在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用于化工原料的混合反应,通过对内部投入的化工原料进行加热和搅拌,以加速其反应得到所需成品,现今的反应釜结构比较简单,除了热油箱和采用耐高压钢材制作以外其余同强制性搅拌机比较类似;化学物品在反应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元素一是反应环境,很多化学反应需要足够的反应温度方可顺利进行,温度低会使很多原料仅能起到混合,而无法顺利反应,反应环境通过加热油对其进行加热足以满足其一般需求,二是接触充分度,搅拌混合越均匀越充分,其反应效率和最终反应效果则越优秀,相对于加热效果来说,现今反应釜对于内部原料间的接触充分度比较差,仅通过简单的水平向转动搅拌叶进行搅拌,对于搅拌叶搅拌死角位置无法顺利搅拌,而且因物料投入为分批次一次性投入,物料之间存在分层,仅依靠水平方向的搅拌力需要很长时间方能使物料之间充分混合,这对于反应釜的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原料虽然投入时为液体或固体,但在反应后反应物性质会发生改变,当反应物为粘性物质时,很容易使得出料困难,这些都是目前反应釜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和转动轴,所述釜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釜体侧壁连通有加料阀,釜体下端中心处连通有出料阀,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釜体上端中心处,转动轴与固定连接在釜体上端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釜体上端面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和若干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转动轴与主动齿轮过盈连接,从动齿轮的转轴和转动轴均从齿轮箱下端伸出且与齿轮箱通过轴承连接,从动齿轮的转轴和转动轴下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从搅拌柱和主搅拌柱,从搅拌柱和主搅拌柱均为空心立方体结构,从搅拌柱和主搅拌柱的侧壁还转动连接有若干截面为十字型的从搅拌叶片和主搅拌叶片,从搅拌叶片和主搅拌叶片的转轴另一端均过盈连接有伞齿轮Ⅰ;所述釜体内下部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釜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固定架上端对应主搅拌柱和从搅拌柱位置还固定连接有主固定轴和从固定轴,主固定轴和从固定轴分别伸入与之对应的主搅拌柱和从搅拌柱内部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主固定轴和从固定轴上在对应各搅拌叶片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与伞齿轮Ⅰ啮合连接的伞齿轮Ⅱ;所述出料阀下端还固定连通有出料箱,出料箱下端设置有电动密闭阀,出料箱上端面与固定连接在支脚上的抽气泵进气口管道连通,釜体侧壁上部还连通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齿轮个数为2-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齿轮Ⅱ均位于伞齿轮Ⅰ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各从搅拌叶片和主搅拌叶片均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行星布置的多搅拌轴提升内部搅拌范围和均匀度,同时各搅拌叶片除跟随搅拌轴进行公转外还可自身进行竖直方向的自转转动,使得投入后上下分层的物料之间能快速进行上下流动混合,有效提升搅拌混合效率和均匀度,提升釜内反应效率和效果;出料时若出料阀堵塞,可启动抽气泵抽气使出料箱内行程负压状态,可选择性开启电磁阀对釜体内部打入高压气体,通过釜体内外压差将堵塞的物料推出,完成顺利出料;整体反应效率高效果好,釜体不易堵塞,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中的主固定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智洋,未经宋智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酚醛树脂合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磷酸铁合成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