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059.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勇;范甫群;易魏威;肖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宜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金属 塑胶 结合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Earphon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圈铁耳机是动圈动铁混合驱动发声的耳机,有单动圈+单动铁,单动圈+双动铁的结构,动铁单元的优势在于电声转换效率高、振动体轻,因此灵敏度高、瞬态表现好,让原本动圈难以表现出来的音乐动态、瞬间细节突显出来。低频和中频由动圈单元自然呈现,发挥动圈低频下潜深与中频清晰、过渡自然的优势。动铁单元的优势与作用主要承接和补足动圈高频衰减段,从6kHz的分频点开始,由动铁单元负责高频,将高频范围进行延伸至30kHz。
现有的圈铁耳机音腔结构设计,其前音腔结构设计一般都装配复杂,有保护动铁喇叭与动圈喇叭塑胶支架与导音管组成,装配后音腔密封效果不理想,而且多处装配音腔不够光顺与平滑,音效不够精准与细致,另外多处装配外观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包括壳体后腔,在所述壳体后腔的侧面设有与之对应匹配的壳体前腔,在所述壳体前腔内部设有动铁喇叭,在所述壳体前腔一端开设有出音嘴,在所述出音嘴设有调音网,在所述壳体前腔另一端与动圈喇叭对应连接,所述动铁喇叭与动圈喇叭对应电连接,所述动圈喇叭与壳体后腔对应连接,所述壳体后腔与尾套对应连接,所述尾套与耳机线对应连接,所述耳机线与动圈喇叭对应电连接。
所述壳体前腔包括前腔塑胶层,在所述前腔塑胶层外表面覆盖有前腔金属层,所述前腔金属层与壳体后腔对应连接。
所述前腔塑胶层一端与调音网对应连接,所述前腔塑胶层的另一端为喇叭口状的结构,在所述喇叭口状的结构的内壁对应设有台阶状的凹环,所述凹环与动圈喇叭对应匹配,在所述喇叭口状的结构的外壁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与壳体后腔对应匹配。
在所述壳体前腔下方开设有泄音孔。
在所述动圈喇叭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壳体后腔对应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在使用时耳机线通过接口与数码设备连接,耳机线传递音频信号到动圈喇叭中,动圈喇叭接触到音频信号,同时将音频信号传递给动铁喇叭,动圈喇叭和动铁喇叭共同处理音频信号并转换为声音,然后通过调音网调整声音的大小,最后声音通过出音嘴向耳朵传递;在动圈喇叭和动铁喇叭处理音频信号时,如果声音右杂质可以从泄音孔排出不需要的声音。
2.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中的壳体前腔分为前腔塑胶层和前腔金属层,且前腔塑胶层为模内注塑塑胶音腔,壳体后腔为铝合金机加工金属音腔,壳体前腔和壳体后腔通过相应结构连接,并且同时采用胶水密封,因此声音通过两种完全不同材质的前后腔体平稳过渡高底频,还原人声更加清晰,高音足够彭拜从容,底音韵味平稳。
3.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中的前腔塑胶层为模内注塑塑胶,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动铁喇叭与动圈喇叭受到外界应力损伤与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注塑式金属与塑胶圈铁结合的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后腔,2为壳体前腔,21为前腔塑胶层,211为凹环,212为凸环,22为前腔金属层,3为动铁喇叭,4为出音嘴,5为动圈喇叭,51为插接块,6为尾套,7为耳机线,8为调音网,9为泄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宜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宜思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防火电梯轿厢
- 下一篇:一种轿厢货梯的安全门